浙江在線11月21日訊(浙江在線記者 吳崇遠)昨天下午,聯合國世界地理信息大會舉行“基于地理與統計信息開展德清可持續發展定量評估”分會,會上發布的我國首個踐行聯合國2030可持續發展目標定量評估報告——《德清踐行2030可持續發展議程進展報告(2017)》顯示,浙江省德清縣多數指標已接近聯合國2030可持續發展目標。研究表明,德清在經濟、環境、社會三個方面較好地實現了協調可持續發展。
綜合利用統計和地理信息對一個完整的縣域行政區進行可持續發展目標定量評估與綜合分析,在國內外均屬首次。德清的總結踐行將成為中國向國際社會提供的“德清樣本”。
依據聯合國SDGs全球指標框架
德清進行了評估分析
2015年9月,聯合國發展峰會批準通過了《2030年可持續發展議程》(簡稱“2030議程”),提出了涵蓋經濟、社會、環境三大領域的17項可持續發展目標(簡稱SDGs)及169項具體目標,要求世界各國到2030年實現經濟增長、社會包容與環境美好的三位一體協調發展。
在聯合國、中華人民共和國自然資源部、國家統計局、浙江省人民政府等方面的指導和支持下,研究人員依據聯合國SDGs全球指標框架,綜合利用地理和統計信息,對德清縣踐行SDGs實施情況進行了定量、定性和定位相結合的本土化的評估分析。研究人員通過分析德清縣可持續發展狀況,對聯合國SDGs全球指標框架的244個指標進行篩選調整,最終形成適合德清縣情的102個指標。
加大環境治理力度
朱鹮又回來了
研究顯示,對于德清102項SDGs指標來說,共有79項指標具有可對比的參照標準或依據,其中68項SDGs指標已經達到或十分接近聯合國2030可持續發展議程的目標,或者明顯居于全國乃至世界前列的。
比如說,其中有一項可持續發展目標為“保護、恢復和促進可持續利用陸地生態系統,可持續管理森林,防治荒漠化,制止和扭轉土地退化,遏制生物多樣性的喪失”。在“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發展理念下,德清建立推行土地整理復墾機制,開展以朱鹮繁育和名木古樹管護為重點的物種保護工作,森林可持續性顯著增強。
指標量化結果顯示:德清森林面積占陸地總面積比例為42.83%,遠超參考依據的23.04%。
浙江曾經是朱鹮的故鄉。但上世紀五十年代末,由于生態環境破壞,浙江最后一只野生朱鹮也就此消失。為了把“朱鹮”請回家,近年來德清加大環境治理力度,把“五水共治”作為改善環境的抓手,果斷關停“溫室龜鱉”等污染產業,整治提升印染、造紙、化工等高耗水行業。推行“河湖長制”,系統治理污染……近年來德清重點治理和改善涉水生態系統,濕地水質、土壤含水率等十個指標全面提升,濕地生態健康狀況為良好,環境的改善,使得朱鹮又回來了。“這是一次成功的最佳實踐,可以在世界各地推廣。”地球觀測組織對外聯絡高級官員史提芬說。
什么是智慧社會
未來智慧社會的發展方向將是怎樣的?昨天,首屆聯合國世界地理信息大會第三場全會“建設智慧社會”熱烈探討。
京東集團副總裁,AI平臺與研究部負責人周伯文表示,智慧社會的建設主要包括智慧政務、智慧產業、智慧民生。今后一個城市綜合服務機器人就可以解決一系列流程化政務,將政務服務的時空限制向城市的各個角落延伸。
什么是智慧城市?新加坡土地管理局首席執行官Mr.Tan Boon Khai在會上以新加坡的一款急救APP舉例。有人在市區內突發心跳驟停,可以第一時間定位,并激活患者周邊最近的志愿者來使用AED救援,比起分配到全市的救護車,這種方式無疑使得急救更為便捷。目前這款急救APP已經下載了72000次,在突發意外時,能實現急救志愿者比救護車到場更早,“去年我們已經通過這個做法拯救了九人的生命,并且這種模式也將在社區防火中推廣。” 本報記者 吳崇遠
德清是個青山綠水的小城,聯合國地理信息大會上,志愿者們在此體驗無人擺渡車。
凡注有"浙江在線"的稿件,均為浙江在線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浙江在線",并保留"浙江在線"的電頭。
新聞熱線:0571-85310331 網站電話:0571-85361818 網站總監:龐世豪
服務百姓、貼近政府、打造權威媒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