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在路橋螺洋街道藕池居的“污水零直排”試點建設現場,記者看到了一套雨水回收利用系統,這是藕池居‘零直排小區’建設的最大亮點。
“這系統的‘核心’就是這個雨水回收池,它可同時容納約170噸雨水的回收過濾再使用。”項目負責人黃米仁說,“過濾后的雨水可以用作日常使用,如灌溉、給周邊河流補水等,實現雨水資源再利用。”
眼下,路橋全區上下正在以更大決心、更有力舉措,縱深推進“污水零直排區”建設。
試點先行有序有效抓推進
井蓋繪畫、垃圾分類亭、雨水花園、下沉綠地……經過幾個月的改造,金宸花園小區實現了大變樣,不僅環保節水,而且干凈美觀。
“‘污水零直排’改造完成后,小區越來越可愛。”小區住戶杜霓函在朋友圈這樣感嘆。作為首個“污水零直排”樣板小區,金宸花園小區在啟動改造以來,用一點一滴驚喜的變化,引來無數住戶的連連稱贊。
金宸花園小區只是路橋推進“污水零直排區”建設的一個縮影。路橋區環綜委主任蔡旭民說:“路橋制定了城鎮污水處理專項規劃、管網改建、泵站提速工程、排污(水)口整治等計劃,以項目化的方式推進零直排建設各項工作。”
作為試點鎮,新橋鎮地下管網內水位偏高,管道內結構錯綜復雜。為此,新橋鎮不留余地地開展全面排查。“有些管道狹窄,人無法進入,我們采用管道檢測機器人,進行精細排查,進一步理清管網底賬,為下階段工作打下堅實基礎。”新橋鎮副鎮長王春生說。
目前,路橋區每個鎮(街道)都建立了至少一個工業園區、一個居民小區、一條街“三個一”的“污水零直排”示范點。
源頭嚴控,精準發力補短板
在路南街道永源路上的一家牛肉拉面館后廚,記者看到新建的嵌入式隔油池已經投入使用。店主趙先生說:“安裝了隔油池,既不污染環境,又安全放心。”
據了解,在隔油池建設中,路南街道采用兩三家店共同使用一個隔油池的辦法,每一家油污進入隔油池后,經過三道隔油過濾再進入沉淀池,最后排入污水管道,實現污水定向排放。
對餐飲行業展開整治是路橋圍繞“污水零直排”創建目標,瞄準短板,精準發力推進“污水零直排區”建設的一項舉措。
農業污染源一直是水體污染的一大來源。為控制農藥包裝物亂拋亂丟,路橋區進行有償回收農藥廢棄包裝物進行集中無害化處置,按照“誰銷售、誰回收、誰使用、誰交回”的原則,把擁有農藥經營許可證的經營店作為回收網點,建立源頭臺賬式管理體系。
此外,小區雨污合流的問題也是一大頑疾。路橋區正著手通過實行生活小區新入住住戶裝修準入制度,對裝修前審批、裝修中監管、裝修后驗收等進行監管,實現生活污水分流管控,補齊城市治水“短板”。
全面發動,人人都是參與者
“不向河道排放污水、傾倒垃圾,這些都是我們助力治水的行動。”日前,橫街鎮天賜湖村黨員吳良祿,正利用傍晚鍛煉的機會向村民們介紹起“污水零直排區”的相關常識。
同樣的場景,發生在橫街的各個村(居)。該鎮黨員干部充分發揮“治水先行者”作用,走村入戶發放調查問卷,講解治水的意義,引導村民一同投身治水行動中來,傳播治水正能量。
“污水零直排區”建設需要全民參與,為此,路橋區積極構建全方位、立體式社會參與創建工作輿論氛圍。積極組織開展“河小二”科普治水知識、網格員入戶、村嫂巡河等各類全民參與活動,不斷掀起治水護水興水的新高潮。
在金清鎮,戶主在建房前,必須簽訂“零直排”承諾書,否則將不予發放建設用地規劃許可證、建設工程規劃許可證及建設工程規劃核實確認書。除了承諾書,金清鎮還組織宣講團深入試點改造小區,向群眾普及治水知識。
金清鎮黨委副書記林通說:“通過宣講團,將零直排的意義講深講透,激發每戶家庭的參與感,共同助力‘污水零直排區’建設。”
凡注有"浙江在線"的稿件,均為浙江在線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浙江在線",并保留"浙江在線"的電頭。
新聞熱線:0571-85310331 網站電話:0571-85361818 網站總監:龐世豪
服務百姓、貼近政府、打造權威媒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