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秋冬季紹興市空氣污染形勢都比較嚴峻。記者從紹興市環保局獲悉,為應對可能到來的大氣污染反彈,我市從本月起全面打響秋冬季大氣污染防治攻堅戰,由經信、環保、農業、交通、建設和綜合執法六個部門牽頭,開展六大專項行動,重拳整治涉氣環境污染行為。
在各方的努力下,今年以來紹興市空氣質量持續改善。今年1至10月,全市國控監測點空氣質量綜合指數為4.26,同比改善3.4%,列全國169個重點城市第44位;優良率83.6%,PM2.5平均濃度為35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5.4%。全市降塵量每月均值為每平方公里3.40噸,同比下降9.3%,低于國家標準。但進入秋冬季,紹興的空氣環境壓力將成倍增加,治氣工作進入攻堅期。
為此,紹興市決定從本月起至明年3月底,集中多方力量,通過產業結構調整、能源結構調整、交通運輸結構調整、用地結構調整、深化工業治理、空氣質量保障六大行動,使治氣工作向縱深推進,打響藍天保衛戰,力爭今年PM2.5平均濃度降至38微克/立方米以下,空氣質量優良率達83%以上,全市涉氣信訪投訴量較去年明顯下降。
工業廢氣是空氣污染的主要來源。據介紹,此次行動中,將啟動“三線一單”機制,即:生態保護紅線、環境質量底線、資源利用上線、生態環境準入清單。實施城市建成區重污染企業搬遷改造或關閉退出。加大高污染高能耗行業產能淘汰和壓減力度,建立工業爐窯管理清單,按照“淘汰一批,替代一批,治理一批”的原則,推進工業爐窯分類整治。推進“低散亂”涉氣企業專項治理,推廣使用低VOCs(揮發性有機物)含量有機溶劑產品。
交通污染、揚塵污染等也是重點整治對象。多部門將聯合開展柴油貨車專項整治,檢查中重型營運柴油貨運車輛的污染控制裝置、車載診斷系統、尾氣排放達標情況等。針對船舶等非道路移動源開展污染防治,嚴格執行強制報廢制度。建立建筑市場主體“黑名單”制度,控制揚塵污染。控制秸稈與垃圾焚燒,減少廢氣排放。
紹興市環保局相關負責人表示,此次攻堅行動將修訂重污染天氣應急預案,在現有空氣質量監測網絡基礎上,啟用大氣激光雷達組網、柴油車黑煙抓拍系統等技術,做好空氣質量監控。同時強化監督,我市專門成立6個督查組,赴各區、縣(市)進行督查,發現問題,督促立行立改。
凡注有"浙江在線"的稿件,均為浙江在線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浙江在線",并保留"浙江在線"的電頭。
新聞熱線:0571-85310331 網站電話:0571-85361818 網站總監:龐世豪
服務百姓、貼近政府、打造權威媒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