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省委、省政府發文對267個在2017年“五水共治”作出突出貢獻的集體予以通報表揚,嘉興鳳橋鎮榮列其中,成為南湖區唯一一家受到表揚的單位。
2017年度,鳳橋鎮累計清淤河道38公里,清淤土方22.3萬方;全面完成河道沉船清理工作,共打撈沉船688艘、6220噸;封堵排污口80余處,建設污水管道2.3公里,實施河道整治工程2800余米;建立健全小河小浜網格化管理制度與河道長效保潔機制。
今年,鳳橋鎮繼續鞏固“五水共治”成果,積極響應上級號召做好全域開展剿滅V類水,深入推進“五水共治”,嚴格落實“河長制”,圍繞“截、清、治、修”等關鍵環節,抓好控源截污、內源治理、生態修復等重點工作,積極爭創“美麗河湖”、污水零直排區,爭取早日完成全域剿滅V類水,著力打造水清景美的江南水鄉風貌,在省級小城市培育中打好“生態牌”。
重長效,增設“河長助理”
今年3月,鳳橋鎮73名“河長助理”上崗,他們也是南湖區首批上崗的“河長助理”。他們要定期巡查河道,看到沿岸垃圾、河道漂浮物等還要實時拍照上傳,并盡快督導清理。
在原有“河長制”的基礎上,增設“河長助理”,使鳳橋鎮的“河長”數量擴充了一倍多,巡河力量進一步加強。每人都有“責任河”,切實落實“河長”治、管、保職責,“河長”巡查到位,及時發現并協同處理相關問題,同時做好河長公示牌維護及更新工作,全面落實“河長制”長效管理機制。
在日常工作中,鳳橋鎮環保、水辦等相關部門也進一步加強巡查,對排污情況進行排查,加大排污查處力度,鞏固提升治水成果。
今年,鳳橋鎮進一步建立健全“四位一體”保潔機制,加強河道保潔,同時各級“河長”、鎮水辦、四位一體保潔辦加強河道保潔情況巡查。
強整治,修復河道生態
今年以來,鳳橋鎮持續推進河道生態修復工程,建立清淤輪疏長效機制。今年計劃對11個村的53條河道清淤,長度28.5公里。目前河道清淤工程已全部完工,累計完成清淤土方20余萬方。通過河道清淤治理,這些河道變深、變寬,河水變清,群眾的生產條件和居住環境得到明顯改善,達到“水清,河暢,岸綠,景美”的目標。
與此同時,鳳橋鎮還繼續推進水系連通工程,計劃建設吳家浜水系連通工程,目前該工程已基本完成。待河道建設完成后將配套綠化,提升區域水景觀品位,加強水體流動性,改善生態環境。
今年,鳳橋鎮還實施了河道綜合整治工程,計劃完成4條河道綜合整治,分別為永紅村萬南港、五曲浜、棲檉村喬三通港、新民村興善寺港,共需新建護岸5500米。目前該工程已完成95%左右,計劃11月底全面完工。
抓創建,打造“美麗河湖”
今年,鳳橋鎮還積極開展美麗河湖、污水零直排區創建工作,在改善水質的同時,進一步提升小城鎮環境面貌。
按照“美麗河道”創建標準,把水質好、環境優、綠化美的河道列入創建范圍。今年,鳳橋鎮計劃創建2條市級“美麗河湖”,分別是王祥浜、朱家浜,4條區級“美麗河道”,分別是王廟塘三星村段、周等頭港、西油車浜、劃船港。這6條河道各有特色,且在“美麗河湖”創建中已打下扎實的基礎。
如今,對城鎮和農村生活污水的處理越來越重視,污水零直排與“五水共治”密切相關,各個小區都要做好污水零直排,才能更好地鞏固“五水共治”成果。今年,鳳橋鎮有兩個小區創建污水零直排小區,分別為鳳橋社區桃源林語、金浪新村。
此外,鳳橋鎮今年計劃完成新篁社區工業園區污水零直排區建設,目前園區內企業基本已完成整改工作,現已開始鎮級驗收工作。
凡注有"浙江在線"的稿件,均為浙江在線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浙江在線",并保留"浙江在線"的電頭。
新聞熱線:0571-85310331 網站電話:0571-85361818 網站總監:龐世豪
服務百姓、貼近政府、打造權威媒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