嚴防“一刀切”,成為正在開展的第二批中央生態環境保護督察“回頭看”的一個鮮明特征。
在日前召開的中央第一生態環境保護督察組對吉林省開展“回頭看”工作動員會上,督察組組長朱小丹、吉林省委書記巴音朝魯都對此提出了明確要求。
朱小丹強調,此次“回頭看”將重點盯住督察整改不力,甚至敷衍整改、表面整改、假裝整改和“一刀切”等生態環保領域形式主義、官僚主義問題。
巴音朝魯在作動員講話時也明確要求不能搞“一刀切”。他說,能夠馬上解決的,要立即整改到位;需要一段時間解決的,要限期予以整改;需要較長時間解決的,要做好切實可行的專項整改方案。
督察組和吉林省作出這一部署,針對性非常強。從此前的情況來看,盡管“一刀切”問題不是十分普遍,但確實在一些地方存在,甚至個別地方還比較突出。
具體來看,有的地方在督察組進駐前和進駐期間要求企業大范圍停工停產,有的地方整改中將部分符合環保要求的企業也一并關停,有的地方督察整改層層加碼、級級提速。
巴音朝魯在向督察組匯報督察整改工作情況時也坦言,吉林省級環保督察發現,個別地方在推進問題整改、安排部署工作、監督執法過程中,存在“一刀切”的傾向,簡單粗暴地“一律關停”“先停再說”,個別企業存在省級督察期間以停工停產來逃避督察的苗頭和現象。
與平時的不作為、慢作為相比,這種“臨時抱佛腳”的“一刀切”行為,是明顯的亂作為、濫作為,影響了群眾正常生產生活,也背離環保督察制度的初衷。
對此,生態環境部態度鮮明。早在第一批中央環保督察“回頭看”全面啟動前的5月28日,生態環境部就發布了《禁止環保“一刀切”工作意見》。
在第二批中央生態環保督察“回頭看”進駐前夕,10月26日召開的全國生態環境系統改革工作座談會、27日召開的全國生態環境系統專題警示教育大會,也都對嚴防“一刀切”作出了具體部署。
中央生態環境保護督察組(吉林省)高度重視,嚴防嚴查。在已經轉辦吉林省辦理的前兩批群眾舉報案件中,群眾也不同程度地反映一些地方督察整改存在“一刀切”問題。對此類舉報,督察組在轉辦地方辦理時,多以星號標注為重點案件,要求地方有效核實。
同時,督察組還將嚴查“一刀切”問題作為貫穿督察全過程的督察重點,緊盯不放,一盯到底,一經發現,嚴肅追責問責,絕不姑息。
中央生態環境保護督察吉林省工作協調聯絡組總協調人邱鵬告訴記者,針對可能出現的“一刀切”問題,吉林省已于10月29日專門印發了《關于中央環境保護督察“回頭看”期間嚴禁環保“一刀切”行為的緊急通知》(以下簡稱《通知》)。
記者注意到,《通知》對工程施工、生活服務業、養殖業、區域特色產業、工業園區、采石采砂采礦業、城市管理問題、“散亂污”企業等8個重點行業和領域明確了嚴禁環保“一刀切”行為的具體要求。
在工程施工方面,《通知》要求,對于依法依規取得施工許可的各類建筑、道路、市政等工程項目,不得采取集中停工措施。在生活服務業領域,對具有合法手續的餐飲、洗滌、修理等,不得要求集中停工停業。
吉林省提出,對于群眾舉報的具體問題,要“一事一辦”,不得簡單隨意擴大停產整治范圍。根據每一個具體問題的實際情況給具體整改單位合理留足整改時間,避免出現層層加碼、級級提速的形式主義、官僚主義問題。
不難看出,針對嚴防“一刀切”,督察組有明確要求,吉林省有具體部署,如果仍有個別地方心存僥幸、頂風而上,一定會受到嚴查、嚴處、嚴懲。
凡注有"浙江在線"的稿件,均為浙江在線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浙江在線",并保留"浙江在線"的電頭。
新聞熱線:0571-85310331 網站電話:0571-85361818 網站總監:龐世豪
服務百姓、貼近政府、打造權威媒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