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段時間走進澉浦老集鎮,不管是工作日還是休息日,都能看到熱火朝天的小城鎮整治場景。距離最終的“期末大考”還剩下一個多月的時間,澉浦鎮小城鎮環境綜合整治吹響了最后的沖刺攻堅號角,倒排時間、爭分奪秒,確保順利迎接省級考核驗收。
整治行動開展以來,澉浦鎮依托古鎮文化底蘊,以整治規劃為藍本,結合現狀問題,制定整治項目庫,全力打造澉浦特色鮮明的小城鎮整治樣板。在澉浦老集鎮西大街入口處,以澉浦城墻為中心的肅武門公園工程加速推進,現場土地平整、塊石墻體砌筑等正在施工中。該工程涉及西城墻、西大街廣場建設、連接道路建設、城墻亮化、景觀提升等多個工程,將按照《海鹽縣圖經》記載的城墻大小規格復原原有西門及城門樓,重現古城墻風采,這也將成為澉浦集鎮入口的一處亮麗風景。
穿過城墻就進入了集鎮東西向的主干道,從西大街一路延伸到東大街的是忙碌的建設場景,多個項目正在搶抓施工中。其中,污水管網、桿線整治工程已進入掃尾階段,部分商鋪、民居已煥然一新,綠化美化工程正同步進行,公共廁所、停車場等公共配套設施建設基本完成,街心廣場、長山河綠道等項目也在加快建設。
東西大街兩側,立面改造完成的建筑讓人眼前一亮,白墻、黑瓦、木質元素等的融合疊加,延續了古鎮風貌,也進一步凸顯了集鎮原有的老味道。“我們西大街的建筑主要采用明清仿古樣式,東大街立面則為民國建筑風格,力求打造集鎮特色景區。目前小城鎮整治涉及的立面改造工程正按照計劃如期推進,已完成工程量的60%,預計11月底完工。”澉浦鎮相關負責人表示。
在西大街上,記者發現了一幢格外有特色的老宅,清代建筑風格,黛瓦白墻、古色古香,因年代久遠,老宅的主體建筑、內部結構都有損壞,現場數名工人正在忙著對老宅進行保護性修繕。記者了解到,該老宅修繕完成后,將打造成澉浦歷史印跡館,展現澉浦古鎮的千年歷史和文化。
從9月起,澉浦小城鎮環境綜合整治就進入了“無休模式”,啟動“早晚班”制度,“7+黑”不間斷推進各項工程。同時,澉浦還建立了“1+1+X”(即1個項目由1名責任領導和若干名工作人員負責)工作機制和現場辦公機制,加強工程進度的督查和管理,成立了鎮村組三級現場協調小組,對施工中碰到的問題做到當場協調、當場拍板、當場解決,實現問題不過夜,施工不停頓。
“下階段,我們還將對施工計劃再完善再調整,能提速的項目加快提速,交叉施工的合理安排,確保施工進度再加快。同時對照小城鎮整治考核驗收標準,以考核目標、問題短板、彰顯特色為導向,查找問題、研究辦法、整合力量,確保整治工作高質量、高標準推進。”澉浦鎮相關負責人說,“此外我們還要在挖掘特色、打造亮點上下功夫,利用澉浦歷史文化底蘊深厚的優勢,打造一批具有澉浦特色的街頭小品小景、展館等,增強古鎮的文化影響力。”
凡注有"浙江在線"的稿件,均為浙江在線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浙江在線",并保留"浙江在線"的電頭。
新聞熱線:0571-85310331 網站電話:0571-85361818 網站總監:龐世豪
服務百姓、貼近政府、打造權威媒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