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波的香格里拉”一景。(朱軍備 攝)
浙東農村第一黨支部、第一農會陳列室。
這里是紅色傳奇之家、克隆先驅搖籃、中國梵高圣地、蝶蟲怪杰故里;這里有“寧波的香格里拉”、浙東農村第一黨支部、第一農會;這是一個人文淵藪、山水清秀的古鎮。
近年來,鄞州區塘溪鎮凝心聚力,攻堅克難,全力推進小城鎮環境綜合整治,積極創建省級衛生鎮,合力爭創省級風情旅游小鎮。
“一路一街”提升城鎮環境
《讀史方輿論紀要》上記載:“夏時有堇子國,以赤堇山為名……加邑為鄞。”由此認為,鄞州的“鄞”字出自塘溪的赤堇山。
山水資源豐富的塘溪,山為兩翼,水為紐帶,村落有序布局。梅溪由西往東,亭溪自北而南,如玉帶貫穿鎮域,過金雞橋匯合后始稱大嵩江注入東海。梅溪水庫是鑲嵌在塘溪自然畫冊上的一顆明珠。現在,塘溪人將它稱之為堇山湖。前年,環堇山湖已建成“紅色長廊”游步道,繞湖一周八公里可觀賞湖景,也可健身。
從寧波向東穿鎮而過的S215省道,是塘溪鎮的重要交通要道,也是鎮區的門面。至今,該鎮已投入2900多萬元,對S215省道盛寧線坊前至金雞橋段道路進行改造提升、澆筑了瀝青路面。省道綠化提升改造正在施工。
塘盛路兩邊店鋪林立,是塘溪主要的商業街。但因年久失修,路面破損,店招陳舊,電線雜亂。近日,計劃投入7000余萬元的塘盛路“三位一體”改造工程正在施工中。該項目包括塘盛路624米、名人街300余米、橫鄒線400余米,共計對近1400米道路兩側街景實施改造提升。工程包括綜合通信上改下、新建排管及高低壓上改下、道路白改黑等工程。其中,街景改造涉及商戶300余家,改建公交候車亭5個。
此外,還有鎮區背街小弄文化提升工程、中心菜場改造工程、公廁新建改建等正在施工。
“一湖一線”打造鄉村旅游風景線
塘溪是名人之鄉,從這里曾走出過生物學家、中國“克隆之父”童第周,昆蟲學泰斗、“蝶神”周堯,以書法泰斗沙孟海為首的“沙氏五兄弟”,油畫家、“中國的梵高”沙耆等70多位全國乃至世界著名人物。
對四大名人故居以及周邊環境,塘溪鎮正在改造提升中。其中,沙氏故居周邊上坎地塊的一些舊房已征收到村,將重新規劃擴建。目前,正在對沙耆故居偏房進行修繕。
為創建省級風情旅游小鎮,塘溪鎮以山脈、水脈、文脈、史脈為線索進行總體規劃布局,今年率先啟動“五村一線”美麗鄉村風景線建設。這五個村中,沙村的紅色文化、童村的研學文化、童夏家村的山水文化、東山村的養生文化、前溪頭的家風文化,保持各自的特色。五村也都在建設游客服務中心、景觀小品、停車場等設施,年內可完工。此外,東山村至橫溪的古道也將修復。
今年上半年,在沙村的沙氏故居旁,新開辟了三間舊房及天井,作為浙東農村第一黨支部、第一農會的陳列室和宣誓廣場,這也為“紅色之旅”增加了一個景點。
從堇山湖往山上去,到童夏家村,那里的“堇山居”民宿已成為游客度假和會議、培訓基地;再往山里去,新開辟的“堇心谷”,是集親子游、采摘、品鄉味和民宿于一體的山間綜合休閑場所。那里竹林擁翠、溪水潺潺、野花遍地,被譽為“寧波的香格里拉”。到白巖山的山頂,高大的風車依山峰列陣,十分壯觀,遠處象山港隱約可見,這里就是市民公認的“最美風車公路”。
在東山村的月宮山上,村民大多已遷居下山。為盤活空余舊房資源,該鎮將引進養生休閑、高端民宿項目。目前,進山道路改建工程已啟動。
今年6月5日,塘溪鎮入選第三批省級旅游風情小鎮培育創建名單,為鄞州區唯一。塘溪鎮黨委書記陳德全表示,將圍繞“省風情旅游小鎮”創建目標,以全域旅游發展為方向,大力發展塘溪鄉村休閑旅游,建設“和諧秀美塘溪、鄉村旅游勝地”。
凡注有"浙江在線"的稿件,均為浙江在線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浙江在線",并保留"浙江在線"的電頭。
新聞熱線:0571-85310331 網站電話:0571-85361818 網站總監:龐世豪
服務百姓、貼近政府、打造權威媒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