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玉環市龍溪鎮樁頭村的王友德發現,家門口的河流正悄然發生著變化:“河水越來越清,游魚也多了起來,就像是回到了小時候。”
像王友德一樣,越來越多的市民和游客感受到,這個濱海小鎮正煥發著生機。而這種改變源于龍溪鎮主打治水文章,全面開展“污水零直排區”建設,推動生態環境綜合整治。
“許多建筑年代較久,相關基礎設施沒有及時配套,還有一些沿河房屋生活污水直排,曾經對河道水質造成嚴重影響。”該鎮有關負責人說。
幾年前曾經嘗試整治,但是不能徹底,“反復治、治反復”,水污染除不了根。“治水要從‘水里的問題’出發,找到岸上的‘根’,找‘根’要先從污染源頭入手,把岸上的污水應納盡納,然后才能做‘水里的文章’。”面對難題,臺州市“污水零直排區”建設技術專家組組長趙曉夫給出了建議。
趙曉夫是一位有著40年工作經驗的“治水人”。退休后,市“五水共治”辦將他請了回來,做臺州治水的總顧問。
“‘污水零直排區’建設絕不僅僅是企業的創建,而是要包括轄區內的所有居民區和六小行業等污染源。”“‘污水零直排區’建設絕不僅僅是主城(鎮)區范圍的零直排,而是更要做到全流域、全區域零直排。”趙曉夫說。
根據“污水零直排區”建設工作的進度和存在的難題,龍溪鎮將全鎮建城區劃分為12個區塊,實行領導分區包干制,各班子成員包干一個區塊,對各自轄區內的“污水零直排區”建設問題排查及整改落實負責。目前已完成建城區內所有涉水污染源排查,其中居民戶1880戶、企業150家、六小行業115家、公建單位30家、排水口93處等。
同時,該鎮還創新“以獎代補機制”助推“污水零直排區”建設。據了解,該鎮轄區內的工業企業和六小行業,只要按期簽訂施工協議,并且整改通過主管部門驗收,即可獲得建設成本20%,最高不超過2萬元的獎補。
截至目前,龍溪全鎮建成區內150家工業企業已完成排查,并陸續開工,邱家小區已進場施工,地埋式三格式隔油池也完成新建40多個,公建單位已完成整治10家。
此外,該鎮建成污水管網120.68公里,覆蓋全部行政村。其中建城區1-5期污水管網工程,總計35.68公里除工業園區塊工程基本完工,其他4期工程都已竣工并網。
“我們將繼續緊抓項目推進,緊盯各個環節,圍繞四季度全力以赴,在12月底前完成‘污水零直排區’創建任務。”面對如火如荼的創建熱潮,該鎮治水辦有關負責人信心滿滿。
凡注有"浙江在線"的稿件,均為浙江在線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浙江在線",并保留"浙江在線"的電頭。
新聞熱線:0571-85310331 網站電話:0571-85361818 網站總監:龐世豪
服務百姓、貼近政府、打造權威媒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