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6日上午,湖城南園小區(二期)垃圾專管員宋新勤正忙著對居民家門口的垃圾桶進行清倒并統計記錄。“小區共有143戶,目前居民生活垃圾分類參與率達到98%以上、日投放率達到60%以上、準確率達到99%以上。”去年12月上崗以來,宋新勤明顯感覺到居民垃圾分類的積極性和準確率日益提升。
去年12月,南園小區(二期)被列入湖州生活垃圾精準分類試點,并在全國首創“三站三定二進樓”精準分類制度,包括綠色環保站,定期輔導;易腐垃圾收集站,定人督導;大件垃圾中轉站,定點收集;輔導員進樓入戶對居民進行垃圾精準分類跟蹤輔導;專管員進樓道天天驗收易腐垃圾分類質量。通過近一年的實踐,形成了“文明領航、制度創新、跟蹤輔導、天天督導、專業運作”的分類模式,被省發改委向國家發改委推薦為生活垃圾分類經典案例。“在南園小區(二期)先行先試的基礎上,全市全面試點精準分類模式,已有59個小區, 4.58萬戶家庭參與試點,居民參與率達到95%,投放準確率達到99%以上,日投放率達到40%以上”。
據了解,在中心城市居民生活垃圾分類擴面提速的同時,強制分類穩健推行。近5000家單位列入強制分類范圍,基本實現了全覆蓋。其中,餐廚垃圾分類單位從強制前的600多家猛增到近4399家。農村方面,探索推進了城市處理中心集中處置、城鎮處理終端覆蓋和村級聯合建站等3種處置模式。目前,全市845個農村生活垃圾分類處理宜建村已基本建成垃圾分類收運處置體系,覆蓋率達100%。
今年以來,源頭減量、回收利用、制度創制、處置能力提升、文明風尚五大專項行動逐步展開,推進了垃圾分類各項試點示范工作。處置能力也有所提升,基本建成了資源化利用為主、無害化處置為輔的多元垃圾分類處置體系。垃圾焚燒廠、餐廚中心、大件垃圾分揀中心等一批垃圾處理設施先后投入使用。區域性大型中轉站、南太湖焚燒廠四期、各縣餐廚垃圾處置等一批項目在加快建設中。南太湖靜脈產業園建設已完成規劃的初步評審,德清縣成功申報為第一批省級靜脈產業示范城市(培育類)。
近日,我市專門召開生活垃圾分類工作推進會,對照省、市垃圾分類目標任務,特別是省垃圾分類領導小組近期下發的垃圾分類工作考核評價體系,要求各區縣、各部門進一步認清形勢、認領任務、強化合力,切實增強工作的針對性、有效性、協同性,通過突出抓好前端分類、源頭減量、回收體系、設施建設、各類示范、宣傳輔導、城鄉一體等重點,確保我市工作繼續走在全省前列。
凡注有"浙江在線"的稿件,均為浙江在線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浙江在線",并保留"浙江在線"的電頭。
新聞熱線:0571-85310331 網站電話:0571-85361818 網站總監:龐世豪
服務百姓、貼近政府、打造權威媒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