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東街道單良村的蔬菜基地已發展多年,基地里有一口10余畝的池塘,原先臟臭不堪,經整治后變得整潔美麗,引來了許多垂釣的人。單良村還有數百畝的農業休閑觀光園,農業鄉村游吸引了很多游客,農民收入大增。一個“綠色·生態”的環境,一池清水,帶來的影響是方方面面的。
還記得,在我市廢塑整治開展前,畫水鎮幾乎家家門前堆放著廢塑垃圾,池塘和小溪很多都是黑的。一位母親帶孩子去畫水赴宴,孩子看著車窗外一堆堆廢塑,脫口而出:這么臟,這里的東西可以吃嗎?一位客商去畫水拜訪一家規上企業,沿路垃圾不禁讓他生疑。
廢塑整治后,“五水共治”“環境革命”“產業植入”等持續推進,畫水鎮眼下正在布局“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篇。
我市在“五水共治”過程中,積極做好轉型升級文章,全力推進電鍍、印染、造紙、化工等重點污染行業整治,全面淘汰落后產能。“綠色·生態”發展理念有了踐行和拓展,良好局面正在打開。
“五水共治”分“治、防、轉”三階段。“五水共治”升級版——生態廊道打造,聚焦“五水共治”、廊道延伸和文旅三大板塊謀劃項目,踐行“轉”字訣,在滿足休閑、健身、享受風景的同時,增加商業元素,集聚人氣。
生態廊道功能定位表現為:落腳在生態,特色在景美,核心在產業。我市致力發揮好影視文化、木雕紅木等產業優勢,通過生態廊道把“兩江”流域的一批文旅項目、精品線、精品村等串聯起來,形成兩條沿江美麗經濟走廊。
我市正逐步走出“綠色·生態”+產業之路,很多水域環境、很多鄉村正成了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推動“鄉村振興”的試驗場。
現如今,身處大山里的一些村落也因為“綠色·生態”引來大批游客,良好的生態環境打開了致富新通道。昨日,三單鄉閣溪村鶴溪村黨支部書記張富良“樂”字寫在臉上,國慶期間,村里來了1000多游客,有來自寧波、上海、溫州等,路邊車輛排了500多米長。
現在是“互聯網+”時代,不久的將來,杭溫高鐵開通,我們將正式步入“高鐵時代”,其核心是人流,城市人群對自然生態環境的向往,將有效拓展鄉村旅游客源市場范圍,再加上甬金鐵路、金義東軌道交通和幾乎每個鎮鄉街道都有高速連通便利,“綠色·生態”環境將留住更多人,這一篇章未來令人期待……
凡注有"浙江在線"的稿件,均為浙江在線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浙江在線",并保留"浙江在線"的電頭。
新聞熱線:0571-85310331 網站電話:0571-85361818 網站總監:龐世豪
服務百姓、貼近政府、打造權威媒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