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讓污染企業“原形畢露”,受到應有的懲罰?上海市環境監察執法系統今年來實行“五步法”查案,讓污染企業的違法行為無處遁形。
日前,上海市環境監察總隊副總隊長周滸接受記者采訪,詳盡介紹了“五步法”,認為此舉對污染企業形成了有力震懾。
資料入手
摸清企業排污“底細”
從企業提供的資料入手,認真查閱,一絲不茍,摸清企業排污的“底細”,這是“五步法”的第一步。
據介紹,在一次一類污染物企業專項行動中,上海市環境監察總隊派出3名執法人員對上海某新材料有限公司進行檢查。該企業從事不銹鋼加工生產,主要生產工藝為酸洗—冷拔—除油—退火—氧化—清洗。
一踏進該企業,3名執法人員便進入角色,分頭查閱資料以及詢問企業管理人員,不一會兒就對企業的生產狀況、排污現狀和處理設施運作情況了如指掌,做到心中有底。隨即,執法人員進入車間進行徹查。
“果然一查,資料與實際情況有所出入。目前,這起案件現已移交有關部門等待后續處理。” 周滸介紹道。
現場調查
排查企業產污環節
“現場調查,則是第二步。”周滸認為,沒有現場調查,就掌握不了企業排污的真實狀況,執法如同無本之木,無從說起。
如上海市奉賢區環境監察支隊的金嘉威,十分熟悉鋼管類企業,有著豐富的執法經驗。日前,他來到區內一家鋼管類企業進行執法檢查。進入車間后,他直奔生產一線,對各個產氣環節一一進行排查。
金嘉威發現,企業存在多處無組織排放問題:切割、打磨、拋光工藝均未安裝處理設施,煙塵無組織排放;酸洗車間內有多個酸缸使用硝酸、氫氟酸進行表面處理,但未接入酸霧處理設施中,車間內酸霧無組織排放;除油工序中產生的堿霧沒有處理設施,也是隨意排放。
“在檢查危廢倉庫時,金嘉威還發現該企業提供的危廢臺賬不僅沒有出庫記錄,甚至還存在兩張危廢產生時間相同、但產生量完全不同的臺賬,存在臺賬作假的嫌疑。在確鑿的證據面前,企業負責人也只能乖乖地認錯,表示要接受處罰,及時整改。”周滸說。
追根溯源
不放過任何可疑線索
絕不放過任何線索,并且順藤摸瓜,追本溯源,讓問題水落石出,周滸認為這是第三步。
上海市環境監察總隊的郭雅文,是一個認真仔細、經驗豐富的執法人員,他在檢查過程中從不放過任何疑點,任何一根軟管、塑料管潛藏的問題都逃不出他的“火眼金睛”。
在對一家企業進行檢查時,他順著車間外回用蓄水池旁的兩根塑料管,發現其中一根粗管道連接至污水處理站集水池,另一根細管道連接至污水站旁就中斷了,附近有多根軟管。
見此情形,他當機立斷,拿起鐵鍬順著管道,一點一點挖了起來,“掘地三尺”后發現了酸洗車間墻邊有一個被黃沙和鋼板覆蓋的暗渠,暗渠通過軟管連接至電工房旁約4平方米的同樣被覆蓋著的水坑。
水坑中的水呈棕黃色,并伴有黃渣和油花,諸多線索都表明了該企業存在暗管偷排的嫌疑。在鐵證面前,企業負責人傻了眼,只能認罰。
“查”“測”結合
發現疑點立即采樣鎖定證據
“及時采樣,鎖定證據,坐實問題,不讓排污企業狡猾脫罪。”周滸強調,第四步至關重要,關乎處罰的正確性。
在這方面,上海市金山區環境監察支隊的確有一手。每次執法,他們都會派監測人員同去,及時采樣分析,鎖定證據。在一次執法行動中,由金山支隊副支隊長楊彪帶領兩名監測站的骨干人員,隨時待命。一旦發現企業有疑點,楊彪立刻指揮采樣人員做好準備工作,在采樣完成后立即送往監測站進行分析,為后續工作奠定了基礎。
突擊檢查
回馬槍讓企業原形畢露
“突擊檢查,殺個回馬槍,讓企業原形畢露是最為關鍵的一步。”周滸特別指出,有的企業愛耍小聰明,妄想瞞天過海,以為偷偷排污不會被發現,其實這些都是徒勞的。
上海市徐匯區環境監察支隊的王遠娜同志就遇到了這樣一件事。她在檢查一家企業時,該企業聲稱,酸霧處理設施于不久前已經損壞,便一直處于停產狀態。
她當即要求查看該車間的生產記錄,在仔細核對酸霧收集塔使用情況點檢表和生產日報表后,細心的她發現,雖然設備已經損壞,但酸洗車間仍然進行了生產作業。對此,企業卻矢口否認。于是,她決定第二天殺個回馬槍,對該企業進行突擊檢查。
果不其然,在對企業的再次檢查中,該企業原形畢露。酸洗車間內的員工在得知檢查組進入廠區后,忙不迭地跑出了車間。酸洗車間內用于加熱的燃油鍋爐開啟著,酸洗池和清洗池正在加熱,清洗池內有鋼管正在進行清洗,車間內酸味明顯。酸霧處理設施仍未完成修理,處于關閉狀態。檢查組隨即要求企業立即停止酸洗工藝生產,并采取了查封扣押措施。
凡注有"浙江在線"的稿件,均為浙江在線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浙江在線",并保留"浙江在線"的電頭。
新聞熱線:0571-85310331 網站電話:0571-85361818 網站總監:龐世豪
服務百姓、貼近政府、打造權威媒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