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的十九大報告提出,到2035年,生態環境根本好轉,美麗中國目標基本實現。當前,四川省沱江污染防治形勢嚴峻,2020年實現沱江流域水質基本達標任務艱巨、時間緊迫。加快推進沱江流域污染防治,是四川落實黨的十九大關于生態環境戰略部署的一項重大任務,是四川實施水污染防治攻堅的主戰場。
沱江污染防治攻堅戰進展及難點
自2017年實行河長制以來,特別是在中央環保督察的有力推動下,四川省積極推進沱江污染防治。一是著眼全流域協同治污,沱江污染防治攻堅總體部署已經全面完成。由四川省委副書記鄧小剛、副省長楊洪波分別任總指揮長(沱江河長)、各市縣黨委政府主要負責同志任戰役指揮長(分段河長)的前線指揮部已經成立。省環保廳作為污染防治攻堅戰的“司令部”,重點做了3件事:加快完成了《沱江流域水污染防治規劃》編制,基本完成了《2017年沱江河長制工作清單》編制,全面完成了沱江流域水質達標方案編制。二是著眼盡快改善水質,沱江污染防治攻堅部分戰役已經先期展開。積極推動市縣生活污水處理設施建設,大力推動德陽總磷污染綜合整治,加強《水污染防治行動計劃》重點項目督導。三是著眼機制創新,沱江污染防治攻堅后勤保障基本到位。進一步完善沱江流域水環境質量監測通報制度,進一步落實水環境“測管協同”機制,組織開展農村集鎮污水處理先進適用技術試點,積極開展沱江流域污染防治投資融資體制研究。
同時,在推動沱江污染防治過程中也存在一些難點:一是水質達標率仍然偏低。目前,沱江流域干流水質明顯改善,但部分支流污染嚴重,全省24條污染嚴重的小流域中10條在沱江流域。二是環保基礎設施建設滯后。沱江流域城鎮污水處理率僅為64%,鄉鎮污水處理廠建設率為23%,已建成的近1/3不能正常運行;流域29個省級及以上工業集聚區仍有未建成投運集中污水處理設施,清潔化改造工作存在差距,畜禽養殖污染治理任務艱巨。三是河道內源污染長期影響。沱江流域干支流水利設施眾多,許多河段渠道化,水體流動性較差,河道底泥淤積嚴重。沱江部分支流常年富營養化,干流中下游總磷常年超標。四是水污染防治資金缺口較大。如何充分發揮政府財政資金撬動作用,鼓勵各類投資主體進入環境污染防治市場,推動PPP等模式參與沱江流域水污染防
治,是亟待破解的一道資金難題。五是流域污染治理系統性不強。沱江缺乏流域層面系統問題診斷和污染綜合治理,齊抓共管、系統推進的水污染防治局面并未真正形成,上下游關系、干支流、左右岸效應缺乏有效統籌。
打好沱江污染防治攻堅戰的建議
沱江污染防治攻堅戰首先要明確目標:確保2020年沱江流域國家考核斷面中Ⅲ類及以上斷面不低于65%,并把100%斷面達標作為奮斗目標。圍繞上述目標,筆者認為在實施上要考慮以下幾個方面。
加快構建沱江流域環境治理新體系。一是堅持黨委政府主導,必須加快落實沱江流域各級黨委政府污染防治的主體責任,明確轄區內各級政府是沱江水質達標的責任主體。二是堅持企業主體責任,沱江污染防治的“主力軍”是企業,要認真落實工商企業和其他法人單位“誰污染、誰負責”的原則。一方面,對達標無望的企業堅決停產、關閉;另一方面,要充分調動企業參與沱江流域污染治理的積極性,引導有實力的企業投資沱江污染防治工程。三是堅持社會組織和公眾共同參與,充分發揮四川大學、中科院成都分院等高校、科研單位參與沱江流域污染防治的積極性,實行沱江流域重點縣與省級部門“一對一”結對攻堅,著力發揮NGO在沱江污染防治中的橋梁作用,推動沱江流域廣大人民群眾積極轉變生產生活方式和發揮強大監督作用。
堅持沱江流域綜合治理方針。目前,沱江呈全流域污染態勢,污染來源復雜,石亭江、鴨子河、球溪河、毗河、絳溪河、九曲河、陽化河、瀨溪河、威遠河、釜溪河等10條小流域污染嚴重。要盡快改善沱江干流水質,必須堅持沱江全流域系統規劃,必須堅持沱江流域綜合治理的方針,務必做到沱江流域“四統一”,即統一政策法規、統一規劃方案、統一指揮協調、統一行動步驟。
切實解決沱江流域污染防治投入不足問題。要以10條污染嚴重的小流域綜合治理為重點,實施一大批污染防治骨干工程。同時,要開展沱江全流域的污染防治。建議:一是省級層面設立沱江流域治理投資公司,仿照“永定河”模式,新組建或依托省級有關投資平臺公司,設立國有控股投資有限公司,負責沱江跨市域小流域的綜合治理。二是加強社會資本合作,鼓勵央企、省級大型投資平臺和上市環保產業公司以PPP模式參與沱江流域污染防治,沱江流域相關市應指定市級投資平臺公司或新設國有控股流域污染防治公司。三是統籌和加大省級財政對沱江污染防治的投入,省級財政性投入主要用于非市場化治理領域,以及對鄉村污染治理設施運營補貼,同時市縣財政也要加大對沱江污染防治的投入。四是充分鼓勵省內銀行或其他金融機構積極參與,向沱江流域污染防治以優惠利率提供融資,同時出臺沱江流域污染治理設施運營用地、用水、用電及稅收和有關費用減免的優惠政策。
充分發揮科技在沱江污染防治的支撐作用。一是建立以水質達標管理為核心的現代化環境監管平臺,建議借鑒國內外流域管理的先進經驗,盡快立項建設覆蓋全流域、天地一體、以水質達標管理為核心的現代化環境監管平臺,有關數據向流域各級河長和公眾開放。二是設立高層次的沱江流域水污染治理專家咨詢委員會,省環保廳已聘請了國內19位高水平水污染防治以及經濟技術方面的權威專家組成專家顧問組,在此基礎上可以考慮成立專家咨詢委員會,以問題為導向,經常性組織專家到沱江流域“把診問脈”給予指導。三是壯大沱江流域環境研究所,省環科院沱江流域環境研究所人員規模要力爭逐步擴展到15名~20名,專門負責沱江流域污染防治攻堅戰有關保障性工作,充分真正發揮其“參謀部”的作用。
加強沱江污染防治組織領導和目標考核。一是省級層面成立沱江水質達標攻堅行動指揮部,由省委省政府有關領導任總指揮長,省直有關部門和流域各市主要領導為成員。指揮部為沱江污染防治綜合決策與督導機構,辦公室設在省環保廳,可以從省直有關部門和科研單位抽調人員集中辦公開展工作。二是全面分解落實水質達標任務,將2020年沱江流域水質達標率的總體目標,分年度逐市分解落實到每一個斷面,并對重點整治的10條小流域,由省政府與流域各市政府簽訂限期整治達標責任書。三是建立健全獎懲機制,完善流域生態補償機制,加大資金獎勵和扣繳力度,對限期未完成水質達標任務的市縣黨政領導和有關部門嚴肅追責,對成效顯著的及時給予多種形式的表彰獎勵。
作者系四川省環境保護廳黨組副書記、副廳長
凡注有"浙江在線"的稿件,均為浙江在線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浙江在線",并保留"浙江在線"的電頭。
新聞熱線:0571-85310331 網站電話:0571-85361818 網站總監:龐世豪
服務百姓、貼近政府、打造權威媒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