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線10月22日訊(浙江在線記者 江帆)在奉化,一向雷厲風行的“鐵面”環保局意外地“紅”了。
9月底的最新一期環保議事廳剛結束,環保局的“兩微”平臺又多了不少“粉絲”。每天都有群眾來電詢問:“新一期環保議事廳什么時候開?主題定下了嗎?”
2017年12月起,奉化區環保局成立了全省首個環保議事廳,大門敞開,定時邀請各界群眾和企業代表,一起探討關心的環保問題,溝通交流、答疑解惑。
面對面的議事交流方式,讓公眾覺得一貫“紅臉”的環保局,換了張溫柔面孔,既用春風化雨方式解決問題,又將環保理念浸潤人心,畫出生態文明建設的同心圓。
管服并舉 把鼓敲到點上
奉化區環保局工作人員胡軍松至今記得第一期環保議事廳的場景。會議室座無虛席,企業代表像學生一般認真地聽講,他說當時腦海就想起這句話:“最好的服務就是最好的管理。”
去年12月29日,第一期環保議事廳推出。主題是奉化一直以來的特色問題:本地機械制造行業以小微企業居多,普遍存在環保設施不齊全、“三廢”排放不規范、環保手續不到位等現象。環保局邀請了全區42家機械制造企業負責人,以奉化本地的違法排污案例進行教學,為企業科普環保知識。“鐵末子露天堆放是機械企業比較普遍的做法,我從沒有意識到這是環境問題。”眾多企業主一邊認真記錄,一邊感慨說自己并非有心違規,在環保領域實在是有諸多不明白。
在浙江,說到環保工作人員,大家第一反應便是嚴格執法的鐵軍形象。正是“鐵腕治污”的執法剛性,為我省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保駕護航。但基層也有另一種聲音:“罰與查之外,環保部門能否增加一些柔性手段?”許多小微企業環保知識有限,在專業性較強的環保措施面前不知所措;更有公眾有心參與到當地環保熱點問題討論中,卻缺乏通暢的途徑和手段。在這樣的背景下,奉化環保議事廳應運而生。
奉化區環保局副局長張夏波長期在環境執法一線工作。“從議事廳開始,環保工作要從‘伸拳頭’到‘彈鋼琴’轉變。”張夏波說,過去環保部門的工作重心以嚴查偷漏排、散亂污為主,強調的是執法的剛性。環保議事廳的出現,讓環保部門和企業之間的關系多了排憂解難、答疑解惑的柔性。
“議事不只是坐下來用嘴說,前期要先做大量的調研工作。”區環保局相關負責人說。從邀請代表到實地查看,和相關企業溝通,然后再請專家進行點評等,議事廳整體流程的設計和安排,著眼于讓群眾直觀了解環保部門職責,讓社會公眾參與環保的渠道充分暢通。
“粉絲”熱捧外,議事廳帶來的額外收獲更讓環保局驚喜。截至目前,舉辦的六期環保議事廳迎來600余家企業積極參與議事,超過八成企業在議事后,利用補充的知識積極進行進一步整改提升。“議事廳已經成為了奉化環保的一張新面孔。”張夏波說,議事廳為環保局和企業公眾建起了一座橋梁,答疑解惑、溝通交流和環保科普都有了更通暢的途徑。
角色轉型 拉近干群距離
談及環保議事廳帶來的最大改變,張夏波覺得是:參與度。
最直接的參與來自群眾和企業。“環保議事廳議的都是我們關心的事,設置的議題都接地氣,件件都關乎民生,每期都關注。”宋先生是奉化一名普通市民,由于關心自己生活的環境,環保議事廳也成了他的關注“焦點”。
“今年公司的業務量增加了60%以上,利潤率也提升好幾個點,最重要的是很多優質客戶主動找上門來。”在9月26日的第六期環保議事廳上,寧波梯愛思表面處理有限公司總經理劉思銀分享心得,“面對9月份高標準、嚴要求的省級環保督察,感覺非常輕松。”這期環保議事廳以“環境信訪”為主題,直接將近期受投訴較多的企業邀請到現場和群眾面對面。“盡管環境信訪量已經連續五年下降,但奉化區局部環境問題仍比較突出,廢氣、噪聲的投訴仍較多,群眾信訪的投訴形式也越來越多樣。”奉化區環境監察大隊中隊長鄔海寧說,這種面對面的溝通交流方式,便于雙方了解問題所在,更能夠促進有效解決。
環保議事廳每期設計的議題都經過精心挑選,以群眾和企業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為主。去年寧波陸續開始對印刷行業進行VOCs專項整治。了解到當地印刷企業普遍存在的困惑后,第三期時,環保局和行業協會聯手,邀請當地158家印刷企業齊聚環保議事廳,為企業出謀劃策。議事廳一開始,一部《看不見的VOCs比PM2.5更可怕》的教學視頻,用生動易懂的形式讓在座企業主直觀了解什么是VOCs,以及其產生的途徑和危害。現場,既有已完成VOCs治理的企業介紹生動經驗;又有整治中的企業主現身說法實際困難。
“最生動,最活潑,現場反應最熱烈。”主持了六期議事廳,應蕾一連用三個“最”來形容最近的這場議事廳。這位在環保一線工作數年的年輕人,從未想過環保局里的工作氛圍會有這么熱絡的一天。“在議事廳里,環保局與企業間的距離被無限拉近了,大家為著一個共同的目標努力。”應蕾說。
環保議事廳也獲得了學界的點贊,浙江工業大學法學院教授楊杰輝認為:奉化的環保議事廳是對十九大精神關于政務信息公開要求的積極響應和有益嘗試,更是在推動簡政放權、放管結合、優化服務改革路上邁出了更為堅實的一步。
環保領隊、各方動員,這是我省生態文明體制創新的“大環保”目標。如今,從奉化這個小小的議事廳開始,這個理想,正在漸漸照進現實。
凡注有"浙江在線"的稿件,均為浙江在線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浙江在線",并保留"浙江在線"的電頭。
新聞熱線:0571-85310331 網站電話:0571-85361818 網站總監:龐世豪
服務百姓、貼近政府、打造權威媒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