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新村干字公園。(朱軍備 攝)
村口牌樓。
清澈的河水,茂盛的樹木,古樸的涼亭,嶄新的樓房,周圍是黃綠色的水稻。稻谷的清香中混合著桂花的芳香,令人陶醉。
鄞州區云龍鎮任新村,是寧橫平原上的水鄉古村,在新農村建設中既保留了鄉愁,又建起了新居,并營造出一片詩意田園。
一個傳說,蘊含對幸福生活的珍惜
任新村老人說,太公是從山東過來的,以前村中發現一座大墳是明朝營制,祠堂是清朝道光年建的。村內民宅的墻面上圖文并茂地記錄著流傳已久的神話傳說。
相傳很久以前,這里有條河,河上有座“太古橋”,橋邊的村子住著一對相依為命的母女。有一天,母親行至山腳下,見路中間橫著一條花斑大蛇,嚇得連忙祈禱:如果您是來救助鄉親們的,請您速速變小。
話音剛落,母親發現大蛇果真變小了,便把它帶回了家。找出谷桶,在桶底鋪一層礱糠,把小蛇放進桶里。第二天,谷桶里竟然全是金燦燦的谷子,而且怎么畚也畚不完。原來,這條小蛇為“谷龍神”化身。村民們為感謝龍神恩賜,就把“太古橋”更名為“多谷橋”。
后來,這戶人家女兒長大,嫁給一個財主兒子。為炫富,財主家故意做了一頂比女方墻門和弄堂還大的花轎,而女方吩咐下人把稻谷裝進麻袋后堆起來鋪路,讓迎親隊伍踩著稻谷把花轎抬進家門,稱之為“七墻門八頂轎”。
結果,怪事發生了:祠堂門口的樟樹上傳來一陣“嗷嗷”的叫聲,婚宴擺了三天三夜,“嗷嗷”聲持續了三天三夜。
緊跟著,村民們發現從那母親家里畚來的稻谷都成了礱糠。那母親省悟到,自己糟蹋了糧食,“谷龍神”飛走了。
為了讓“谷龍神”再回到多谷村,鄉親們在村里建了一個“回龍亭”,而邊上那個水潭就成了“龍潭”。
傳說雖不是事實,但“多谷橋”“回龍亭”“龍潭”還在,蘊含著村民對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對幸福生活的珍惜,村民口口相傳,牢記在心。
兩個自然村,煥然一新迎振興
任新村由任家橫和多谷兩個自然村組成,全村有629戶、1468人,地域面積1.5平方公里,耕田1500畝,除400畝觀光農業,其余以水稻為主,村內個私企業以印刷、制冷設備、五金加工為主。
去年以來,任新村以“三居”建設為契機,將“伴水歸田園,美麗任新村”作為改造目標,對多谷自然村進行梳理式改造,盡力保持原有的建筑風貌。對主道兩側村民房屋外立面進行粉刷貼面,維修了村入口處的幾座牌樓、老戲臺,新建停車場,還用瓦片砌了一個金龍照壁。
同時,提升了占地10多畝的“干”字公園,修建長廊栽種綠植。取名“干”字公園,寓意任新村人把“實干”放在心頭,“擼起袖子加油干”,以實干求發展、出成效。村民的庭院也被設計成春、夏、秋、冬“四季弄堂”,讓“美居”四季綻放。
在拓寬道路時,有5戶村民在安置尚未到位的情況下,先行拆除了房子,為工程順利推進作出了貢獻。
另一個自然村任家橫則是另一種風貌。前幾年新建了80套農民公寓,目前,二期工程正在施工中,計劃新建住宅120套,可望在明年交付,將優先安排大齡青年和住房困難戶。
經濟發展是任新村變美的支撐。該村工業、農業齊頭并進。近年來,積極發展特色農業,引入農場,栽種了獼猴桃、火龍果、柿子等水果。目前有油桃基地300畝、葡萄園100畝、草莓采摘基地50畝。近期,又引進一家農業公司,計劃打造一個花海,引種250畝藥用菊花,現已動工。
近年來,該村先后獲得省文明村、省衛生村、省示范綠化村、省小康示范村、市園林式村莊等榮譽稱號。
凡注有"浙江在線"的稿件,均為浙江在線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浙江在線",并保留"浙江在線"的電頭。
新聞熱線:0571-85310331 網站電話:0571-85361818 網站總監:龐世豪
服務百姓、貼近政府、打造權威媒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