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麗鄉村村道車流密集,特色小鎮餐位一桌難求,剛剛過去的國慶黃金周,在我市各大景區依舊人氣爆棚的同時,鄉鎮“網紅村”游客陡增,特色小鎮也初顯“吸睛”實力,旅游消費向全域擴散,客流紅利惠及鄉村城鎮。
網紅鄉村自帶流量
“不好意思,真的沒有車位了。”“十一”黃金周期間,來自無錫的彭先生一家在嵊州市東王村村口等了很久,還是等不到車位。今年國慶黃金周,彭先生為家里的老人們安排了一場“越劇之旅”,去東王村前,他們已經參觀了嵊州越劇學校、崇仁古鎮、馬塘村等地。
像彭先生這樣因為喜愛越劇而來到東王村的游客,在今年國慶黃金周有不少。東王村村委主任李秋順介紹,國慶黃金周期間,村里隔天會舉辦一場越劇主題活動,除了周邊各村的越劇迷外,也吸引了長三角地區的越劇迷前來,每天都要接待上千名游客,“一舉刷新了東王村歷年的國慶黃金周游客接待量,推廣了越劇文化,帶動了當地和周邊鄉村村民增收”。
在新昌縣鏡嶺鎮安山村,名氣漸響的“十八灶”國慶期間吸引了14000多名游客。“從來沒有來過這么多游客,為此,我們組織了一支義工服務隊,并在村民家中臨時搭起了幾個灶頭,確保游客們都能吃上‘十八灶’。”安山村村支書丁錦偉告訴記者。
特色小鎮主題鮮明
“每天有幾百個游客來買東西,這在以前想也不敢想。”家住東浦街道的沈棟今年在黃酒小鎮內開了一家特產店,他告訴記者,特產店生意火爆的背后,是黃酒小鎮逐年上升的人氣,以及小鎮內日益完善的基礎設施。
記者從東浦黃酒小鎮的黃酒館了解到,國慶期間,一到飯點這里便一桌難求。這家位于東浦老街上的傳統紹興菜館,平時就有不少當地居民前來就餐。“沒想到,在家門口吃頓飯也要排隊1小時,簡直跟上海迪士尼有得一拼。”東浦街道的胡女士說。
“今年是我們小鎮第一年正式以景區的形式對游客開放,國慶黃金周期間共接待了5萬名游客。”據黃酒小鎮相關負責人介紹,游客以散客為主,從這個意義上說,“含金量”是相當高的。
記者了解到,以“主題旅游+”融合發展方式打造的旅游小鎮、旅游度假區、旅游綜合體、旅游體驗區等,成為這個黃金周紹興旅游的新亮點。比如,上虞的瓷源小鎮,陶藝特色體驗游吸引了大批親子游客;諸暨的米果果小鎮推出了采摘體驗游,也天天人滿為患。“這種‘策劃一人體驗,帶動全家消費’的模式,成為今年我市不少特色小鎮的主打旅游模式,效果非常好!”業內人士點評。
一片游帶活一點游
靈山塢的銀杏果,崇柱村的游步道,紫閬村的野葡萄……這個黃金周期間,諸暨市應店街鎮應紫線上共接待了近10萬名游客,與往年同期相比,客流量增長了近30%。據應店街鎮相關負責人介紹,應紫線上旅游內容的豐富化、餐飲設施的配套化,是今年游客量增長的直接動因。
無獨有偶,新昌的“浙東唐詩之路”今年也異常火爆。天姥山下,桃園村、橫板橋村、班竹村等“唐詩村”每天都有上千名游客前來“朝圣”,詩路小鎮儒岙更是吸引了近8萬名游客前來“打卡”。
新昌縣旅游部門相關負責人介紹,今年新昌的大部分鄉鎮游客量都遠超往年,這跟目前鄉村旅游“捆綁式”發展密不可分——一個鎮帶活一片村,一個點帶火一個鎮,從一點游走向一片游。
黃金周期間,柯橋區夏履橋鎮的100多家農莊內,幾乎家家賓客滿座。這些游客中,有近8成來自大香林景區。“家里幾乎所有的親戚都來幫忙了,可還是忙不過來,今年游客特別多。”鎮上一家農莊的老板告訴記者,從前他們一家生意不溫不火,如今農莊“集結”形成規模,不僅帶來了更多的游客,也讓夏履鎮的美麗鄉村廣為人知。
凡注有"浙江在線"的稿件,均為浙江在線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浙江在線",并保留"浙江在線"的電頭。
新聞熱線:0571-85310331 網站電話:0571-85361818 網站總監:龐世豪
服務百姓、貼近政府、打造權威媒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