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樟、桂花、紫薇、紅葉石楠、杜鵑、白玉蘭……走入上虞區(qū)梁湖街道大厙居委會占地7000多平方米的黨建公園,一邊是美麗的曹娥江、上浦閘總干渠,一邊是綠意盎然的景致,美不勝收。原先雜草叢生、蒼蠅亂飛的石料、爛泥、垃圾的堆放場,如今“變身”美麗風景線。大家紛紛說,黨建公園周邊建起了戲臺、文化廣場等設施,豐富了精神文化生活,實實在在地感受到了生活品質的提升。
大厙居的黨建公園,于2017年底建成并在今年不斷完善,是目前上虞最大的村級公園。公園內黨建長廊和LED屏處在醒目的位置,各類工作項目明細一覽無余,設置有不少“廉”、“孝”等專欄及人物故事小品。“大厙原本是一個蔬菜專業(yè)村,這不,蔬菜文化都進了黨建公園。紫色的‘茄子’、紅色的‘番茄’、碧綠的‘黃瓜’……充分體現(xiàn)著大厙人能吃苦、肯吃苦的精神。”村民陳增耀指著公園內“入駐”不久的蔬菜模型告訴記者。
大厙居因為地處曹娥江江灘旱地,適宜蔬菜種植,加上大厙人十分勤勞,以種植大棚蔬菜、培育秧苗為主。蔬菜,是大厙響當當?shù)拿?005年因杭甬運河大厙船閘的開挖,公園這個位置成為總干渠的借用河。工程建成完工后,這地方成了石料、爛泥、垃圾的堆放場,也有村民順手種些蔬菜之類。一到夏季,臭氣熏天、蚊蠅亂飛,有礙觀瞻。
經(jīng)過商討,大家一致認為將這兒規(guī)劃建公園最為合適。2017年前后,居委會一共投入230萬元,落地了公園、文化長廊、文化戲臺、健身場地、文化活動室等惠民利民工程。“公園內價值600萬元左右的綠化,是村干部‘燕子銜泥’的結果,大部分是將鄰村拆遷時留下的綠化移栽過來的,計算成本不到百萬元,省下了一大筆綠化工程款。”村民們說,黨建公園見證了大厙的美麗蛻變,也是廉政清風為美麗增色的真實寫照。
黨建公園的蜿蜒長廊邊,陳列著多位先進人物事跡。社區(qū)黨支部書記潘國芳也在其中。上榜的理由是為村民們做了很多好事,“大家都親切地稱他‘老潘’”。村民們說,黨員干部幫群眾辦事熱心,做事細心,服務貼心,群眾特別信賴他們。
凡注有"浙江在線"的稿件,均為浙江在線獨家版權所有,未經(jīng)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浙江在線",并保留"浙江在線"的電頭。
新聞熱線:0571-85310331 網(wǎng)站電話:0571-85361818 網(wǎng)站總監(jiān):龐世豪
服務百姓、貼近政府、打造權威媒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