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月升起時,門前飄來桂花香,天上的月桂與人間的丹桂相約盛開,才知道思念的季節已到了。
月桂樹的愿望是把花香灑向人間,而人生最好的愿望莫過于“蟾宮折桂”了。席慕容說:“是誰在月光下變成桂樹,可以逃過夜夜的思念。”
當桂花香飄十里時,秋漸漸深了。“桂子月中落,天香云外飄。”我的思緒也飄到很遠很遠,是杭州植物園的丹桂飄香?是西湖邊的滿隴桂雨?還是天臺塔頭寺的禪意桂花?
初識桂花是在一個叫紫巖的山區,同事約我摘桂花。這是一棵綠葉成蔭的樹,金黃的小花灑落一地。這種散發著縷縷幽香的小黃花就叫桂花,一簇簇、一串串成群結球藏在葉底下,在秋深時爭相開放,十里飄香。那時的天臺少有桂花,就在山區也是難得一見。因為稀罕,我將那一小瓶采來釀成的桂花糖炫耀了很久很久,每當讀到《月桂》的詩句,就會浮現出紫巖那棵滿樹飄香的桂花樹形象。
桂花是杭州的市花,相傳唐代靈隱寺德明和尚在皓月當空的中秋之夜,忽然聽到雨珠滴落之聲,出門就看見月亮中落下像珍珠般的小顆粒,撿回來交給師父,師父說:“這可能是吳剛砍樹時落下的桂子。”于是把它種在房前屋后的山坡上,來年秋天,開出了芳香四溢的各色桂花,德明和尚把桂花分類成丹桂、金桂、銀桂和四季桂等等。
我想起第一次去杭州看望“蟾宮折桂”的妹妹,當時與她及同校的天臺同學一起在植物園的桂花樹下野餐,那里的桂花樹既挺拔又高大,陽光柔和地照著鋪滿桂花的草地上,整個下午聞著自然的花香,讓我體會到“斜光到曉穿朱戶”的光環。
第二次賞桂花,是偶然路過滿覺隴,一浪翻一浪的玲瓏小花,多姿多彩,集丹桂、金桂、銀桂與一園,看得眼花繚亂,踏著一路的花香,感受了滿隴桂雨花團錦簇的繁華景象。園中有個精美的亭子,讓我錯覺成白居易“山寺月中尋桂子,群亭枕上看潮頭。”的地方。
天臺雖沒有靈隱寺的桂子可尋,卻有塔頭寺的桂花可賞。塔頭寺中有一棵金桂,一棵銀桂,樹形高大,傘一般冠蓋了差不多三分之一的小院,坦然大氣,香飄十里。那一年我們帶著孩子席地就坐在桂花樹下賞花,那一天的寺院格外的清凈幽靜,因為桂花開在智者大師的塔院,肅靜的氣氛自然生成。我們輕輕掃開一隅桂花,并告誡孩子不要說話,一個個屏住呼吸,不僅僅在賞桂花,聞花香,仿佛側耳傾聽樹上花開和花雨灑落的細微聲響。在其他游客進寺的時間空隙里細細品味了一回“人閑桂花落”的過程,真美!就連掉在發梢上的小小花粒也不忍抹去,更別說折桂了。恰好這時高明寺的鐘聲敲響,一聲聲從山岙底下響徹云霄,是塔頭的風吹動了這十里的桂花香,與高明的鐘遙相呼應吧。
塔頭寺帶著禪意的桂花,在山中氤氳。散發著甜甜的香,以至于每每聽到《塵緣》這首歌都會想起在塔頭寺賞花的美好情景。“人隨風過,自在花開又花落,”塔頭的風啊,在中秋月夜吹起,曾吹落多少枝繁花。“一城風絮,滿腹相思都寂寞,只有桂花香暗飄過。”
凡注有"浙江在線"的稿件,均為浙江在線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浙江在線",并保留"浙江在線"的電頭。
新聞熱線:0571-85310331 網站電話:0571-85361818 網站總監:龐世豪
服務百姓、貼近政府、打造權威媒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