強臺風“山竹”前腳停編,一直“虎視眈眈”的副熱帶高壓后腳就迅速上位,“秋老虎”隨之發威,連日晴好令我區白天最高氣溫重回35℃。
不過,冷空氣正在南下的路上,這只“秋老虎”預計周五就能被“趕跑”,最高氣溫掉入“2”字頭。也就是說,即將到來的中秋佳節,市民可以盡情外出賞月游玩,互道一聲“天涼好個秋”。
什么是“秋老虎”?市氣象臺說,“秋老虎”需要符合兩個條件:一是氣溫升高到35度以上;二是9月后的明顯回溫。
從17日開始,今年的“秋老虎”就下山了。隨著副熱帶高壓再次霸占南方的天氣舞臺,這只“老虎”氣焰更加囂張。周一臨平城區的最高氣溫只有27.4℃,昨天卻回升到35℃,本以為可以“休息”的空調再次“上崗”。
“秋老虎”何時結束?氣象部門表示,今天多云轉陰有陣雨或雷雨,最高氣溫34℃,預計今天夜里將有一股冷空氣南下,并持續到21日白天。受冷暖氣流交匯的影響,將產生陰雨天氣,氣溫也隨之下降,最高氣溫不超過30℃,22-24日最高氣溫將只有26℃上下,而最低氣溫將持續降至20℃以下。
“秋老虎”后如何養生保健
對“秋老虎”,余杭人并不陌生。民間說法,“秋老虎”指轉涼后,又突然熱起來的天氣。
杭州歷史上出現“秋老虎”的年份蠻多,最為兇猛的是在2005年,這一年的9月16日開始,杭城出現連續6天的高溫天氣,其中,9月20日的氣溫達到37.2℃。
本周末,“秋老虎”即將成過去式,那么,“秋老虎”后人們該如何養生保健呢?
清熱解暑類食品別一下子全撤除。此類飲食既能消暑斂汗補液,還能增進食欲。因此喝些綠豆湯,或者吃些蓮子粥、百合粥和薄荷粥很有益處。秋天濕度降低,人很容易出現秋燥,而秋燥容易危害肺部引起肺炎,所以應積極鍛煉,增強肺功能,平時少吃辛辣食物,多吃養陰潤肺的食品,如梨、蘿卜等。
寒涼飲食要減少。經過一個夏天后,人們的身體消耗很大,特別是一些老年人,大多脾胃虛寒。因此,在選擇食物時,不宜過于寒涼,如西瓜、黃瓜等,其性味寒涼,多吃可能傷及脾胃,所以要少吃。
飲食營養要加強。可以適當吃肉食,有許多食品如鴨肉、泥鰍、魚、豬瘦肉、海產品等,既有清暑熱又有補益的作用,可以放心食用。民間也有“貼秋膘”的說法,但過多地進食可使胃腸功能負擔加重,容易導致胃病的復發,要注意膳食合理,少食多餐。
此外,平時要加強鍛煉以增強機體對環境的適應能力,還要根據天氣采取適當的預防措施,注意防寒保暖。
凡注有"浙江在線"的稿件,均為浙江在線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浙江在線",并保留"浙江在線"的電頭。
新聞熱線:0571-85310331 網站電話:0571-85361818 網站總監:龐世豪
服務百姓、貼近政府、打造權威媒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