熟女乱亚洲色图,亚洲av无码精品国产成人,国产精品观看一区二区!,丰满人妻老熟妇伦人精品小川桃果

您當前的位置 :浙江在線 > 環保頻道 > 即時報 正文

安吉鄉村的“美麗攻略”

發布時間:2018-09-14 06:20:48 來源:浙江在線 記者 裘一佼 沈潔 實習生 吳凱炎 縣委報道組 李佳

  浙江在線9月14日訊(浙江在線記者 裘一佼 沈潔 實習生 吳凱炎 縣委報道組 李佳)走入安吉的美麗鄉村,每次都有新驚喜。一批批曾經沉寂的鄉村一舉成名,一個個環境友好型項目落地生根,一群群游客紛至沓來,一位位村民笑逐顏開……安吉的鄉村,不僅生態是美麗的,經濟也是美麗的,生活更是美麗的。

  15年前,“千村示范、萬村整治”工程激發了竹鄉安吉逐綠的激情;13年前,“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堅定了安吉走綠色發展之路的決心。從開啟建設到制定規范,再到不斷推進升級,安吉傾力耕耘美麗鄉村,一路奔跑,從未停歇。

zjrb2018091400001v01b028.jpg

安吉境內的西苕溪岸綠水清。(拍友 夏鵬飛 攝)

  按著這份“美麗攻略”,我們來到山川鄉高家堂村。這個出現在無數報道中的“明星村”,果然名不虛傳——竹林搖曳、綠水清波,農家小院清新雅致,全村就是個大景區。村委會主任潘小眾留著20多年前的村莊舊照,那時的高家堂村,為了發展經濟,引進了造紙廠和竹制品企業,溪水渾濁、垃圾遍地。不光是高家堂村,當時的安吉,滿懷期待走上工業強縣之路,GDP高速增長,摘掉了貧困縣的帽子,但生態環境受到污染。

  1998年,安吉在國務院開啟的太湖治污“零點行動”中收到了“黃牌警告”。在整治任務的倒逼下,縣委、縣政府當年就投入8000多萬元鐵腕治污。安吉逐漸意識到,好的發展一定離不開好的生態環境。2001年,安吉確立了“生態立縣”的發展戰略,并在2003年提出創建全國首個生態縣。這期間,高家堂村關閉了污染企業、用上了污水處理系統、探索生態農業,它的蛻變令人矚目。

  2003年,在全省“千村示范、萬村整治”現場會上,高家堂村成了“樣板”,它的經驗隨著一批批學習考察團的到來不斷擴散。但問題隨之而來——發展和保護的矛盾如何破解?以余村為例,關停礦山和水泥廠后,村集體經濟年收入從300多萬元直降到20萬元。整個安吉關停大批污染企業,拒絕了大批項目,財政收入大幅下降,財政預算甚至為負增長。

  “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2005年,在余村村兩委會議室,時任浙江省委書記習近平的一席話指明了方向。至今,余村人還記得習近平同志親切地對他們鼓勁:長三角有多少游客?將來的話,甚至會有一些城里人在逆城市化發展過程中來這里,你們這里就更是一塊寶地。

  思路一轉,滿盤皆活。安吉人意識到既不能靠山吃山消耗資源,也不能守山望山無所作為。于是,在抓好工業布局集中、產業集聚、資源集約的同時,安吉把重點轉入鄉村,全縣各村以“美麗鄉村”為載體,統一規劃、整體推進,以鄉村旅游、生態農業為主要表現形式的“美麗經濟”應運而生。

  如今的余村,人們笑臉盈盈:“不開礦,不辦水泥廠,去年村民年人均可支配收入4萬多元,全村經濟總收入2.78億元。”如今的安吉,村村是景區,處處都能游,2017年實現旅游收入282.69億元,服務業占GDP比重48.5%,已超過第二產業。

  綠水青山源源不斷地轉化為金山銀山,環境與財富同步增值,安吉鄉村的“美麗攻略”還有更為寶貴的細節。靈峰街道大竹園村雖是美麗鄉村隊伍中的“新兵”,但早已學習、積累了眾多鄉村的建設經驗。2016年村里在老村旁規劃建新村時,遵循原有的自然肌理,大樹不砍、河塘不填、道路不截彎取直,白墻黑瓦的民居依地形分布,錯落有致。

  建設美麗鄉村過程中,安吉人也被改變。5年前,天子湖鎮高禹村三村合并,但出現“并村不并心”的問題,村里多次開會征集意見,村民們最后一致決定,眾籌修建電影院、圖書館和老年公寓,打造村民互動平臺。“垃圾分類、污水處理、公廁改造這些事,都在深入交流中妥善解決,美麗鄉村就是為了給農民建一個安居樂業的家園。”村黨委書記李更正說。

  還改變了什么?山川鄉全鄉成為國家4A級景區后更加清醒,選擇項目更加挑剔嚴格,吸引了一大批環境友好型項目。鄉黨委書記邱競明說,項目落地的重要標準是“百姓、政府、項目方都得益”,要實現項目和所在地的“共同成長”。景尚旅業在此投資11億元建生態旅游度假項目,觸動他們的是“優質的政府服務、負責任的發展理念”。

  生態和經濟同向而行,百姓增收與保護環境同步而進,鄉村建設與社會進步同頻共振,安吉鄉村的“美麗攻略”令人贊嘆。但安吉人總是說:美麗鄉村不止步。他們把“中國美麗鄉村,世界綠色人居”的標識放在縣城入口的醒目位置,以此作為激勵和鞭策,打造“中國最美縣域”是安吉的新目標。

  穿行于安吉的美麗鄉村,漫山蔥綠,風過處,天籟陣陣。

標簽:安吉;美麗鄉村;鄉村;村民;生態;金山銀山;綠水青山;落地生根;實習生;沈潔責任編輯:陳秋杰
版權和免責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線"的稿件,均為浙江在線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浙江在線",并保留"浙江在線"的電頭。 

新聞熱線:0571-85310331 網站電話:0571-85361818 網站總監:龐世豪 
服務百姓、貼近政府、打造權威媒體。


浙江在線新聞網站版權所有 Copyright © 1999-2023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