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7日,在德清臨杭物流園區的碼頭上,一根根縱橫交錯的鋼管整齊排列,錯時作業的吊機、來往的船舶盡收眼底,一個立足于杭州物流主市場、輻射整個長三角的物流基地在德清拔地而起。“2012年我初到升華臨杭物流時,面對的是一片拆遷后的荒地。”浙江德清升華臨杭物流有限公司常務副總溫加華表示,近年來在規劃下,該園區圍繞杭州都市圈鋼材及有色金屬等物流需求,借助京杭大運河、304省道等便利交通區位,承接了周邊地區制造業的梯度轉移,交出了臨港經濟發展的新答卷。
以德清為縮影,近年來,我市正充分發揮作為全國內河水運轉型發展示范區的港口岸線資源、特色產業集群、生態文明示范等優勢,助力內河水運轉型發展。港航部門最新發布的數據顯示,目前湖州港運力運輸和貨種結構持續優化,本港注冊營運船舶平均噸位由去年底的499.4載重噸提升至510.9載重噸,礦建材料占比下降到47%,深化岸線資源整合后,全市港口貨運生產泊位數由2016年的801個減少到目前的708個,最大靠泊能力達1000噸級,泊位平均年通過能力由2016年的15.5萬噸上升到19.5萬噸。
碼頭規模逐步走向正規,如何進一步提升水運發展質量?轉變運輸結構是重要一環。除了安吉上港集裝箱碼頭大港“聯姻”外,長興捷通物流碼頭、德清多功能港區集裝箱外貿業務均在不斷拓展。據統計,目前湖州河海聯運線路已擴展到7條,今年1至8月完成集裝箱吞吐量27.98萬標箱,同比增長34.6%。
港口、海洋、內陸的有效連接,離不開四通八達的內河水運網。今年來,我市港航基礎設施建繼續發力,1至8月京杭運河湖州段三級航道整治工程完成投資3.5億元,長湖申線航道西延工程完成投資4.2億元,港口建設完成投資5200萬元,湖州鐵公水綜合物流園區碼頭工程和德清升大物流擴建工程均已完成施工圖設計審批。
做足綠色文章。今年,長湖申線航道浙江段“美麗經濟交通走廊”建設全面啟動實施,截至目前湖州段、長興段分別完成投資1050萬元、 167萬元。深化船舶污染防治,今年上半年建成并試運行浙江省首個船舶生活污水接收處置示范工程,碼頭單位船舶生活污水接收點建設已完成13個,啟動100至400總噸本港貨運船舶生活污水儲存柜和船舶生活污水排放北斗在線監測裝置加裝工作。加快岸電推廣,截至目前建成智能共享岸電裝置96套,減少二氧化碳排放103.4噸。
凡注有"浙江在線"的稿件,均為浙江在線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浙江在線",并保留"浙江在線"的電頭。
新聞熱線:0571-85310331 網站電話:0571-85361818 網站總監:龐世豪
服務百姓、貼近政府、打造權威媒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