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建立起四級河長制后,本市今日再次下發《關于在湖泊實施湖長制的工作方案》,明確在9月底前,在北京市水務普查數據認定的41個湖泊分級設置湖長,并納入河長制統一管理,為維護湖泊健康生命、實現湖泊功能永續利用提供制度保障。方案中強調,各級湖長要因湖施策,科學制定“一湖一策”方案,并與入湖河流“一河一策”方案通盤考慮、相互銜接,切實解決湖泊管理保護中存在的突出問題。
方案中指出,本市共有湖泊41個,涉及7個區。其中西城區最多,達12個;朝陽、海淀各占了10個。其中,在頤和園昆明湖(昆明湖、昆明西湖)、團城湖、迎賓館湖、什剎海(前海、后海、西海)等16個功能重要或跨鄉鎮(街道)的湖泊設立區級湖長,湖泊所在的鄉鎮(街道)、村相應設立湖長,其他湖泊設立鄉鎮(街道)和村兩級湖長。各級湖長由屬地同級河長擔任,
方案明確,湖長制以嚴格湖泊水域岸線管控、強化湖泊系統治理修復、健全湖泊管理保護機制為重點,主要任務包括加強水污染治理,對于水質不達標的湖泊,逐步改善水質;水質達標的湖泊,確保水質不退化。同時,依法劃定地表水源保護區,禁止填湖造地、截彎取直等破壞水生態環境的建設行為。此外,要持續推進湖泊生態修復和保護,防止湖泊水域萎縮和水質惡化等等。
方案中強調,各級湖長要因湖施策,科學制定“一湖一策”方案,并與入湖河流“一河一策”方案通盤考慮、相互銜接,切實解決湖泊管理保護中存在的突出問題。同時,各區要在10月底完成湖泊基礎信息表,建立“一湖一檔”,明確湖泊管理范圍,實行嚴格管控。要積極利用衛星遙感、無人機、視頻監控等技術,加強對湖泊變化情況的動態監測。
據悉,湖長制考核、問責機制一并納入河長制相關體系。鄉鎮(街道)級及以上湖(河)長負責組織對相應湖泊下一級湖長進行考核,考核結果作為地方黨政領導干部綜合考核評價的重要依據。實行湖泊生態環境損害責任終身追究制,對造成湖泊面積萎縮、水體惡化、生態功能退化等生態環境損害的,嚴格按照有關規定追究相關單位和人員的責任。
凡注有"浙江在線"的稿件,均為浙江在線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浙江在線",并保留"浙江在線"的電頭。
新聞熱線:0571-85310331 網站電話:0571-85361818 網站總監:龐世豪
服務百姓、貼近政府、打造權威媒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