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小船只橫七豎八漂在江面,如同“野渡無人舟自橫”那樣毫無顧忌阻擋水道;一艘破舊的“僵尸船”半沉半浮在水里,船艙內積滿污水、漂著垃圾;幾只船屋靠在岸邊,儼然成了村民堆放雜物的庫房。這是本報記者在河湖船只整治行動中看到的場景。在靚麗的治水成績背后,竟有這種“另類”船只出沒河湖,不能不說水鄉治水還存在另類盲區。
從“五水共治”到“剿滅劣Ⅴ類水”,紹興以摧枯拉朽之勢蕩滌污泥濁水,上下游聯動,左右岸合力,以“截、清、治、修”為重點,實現了從污染控源、污水處理、污泥清理到水體修復的全方位治理,全面提升了水質,優化了全市生態環境,讓水清岸綠成為紹興獨具魅力的風情畫卷。將士用心,三軍用命,紹興以優異的治水成績,三次捧得全省治水最高獎——大禹鼎。
治水好成績來之不易,保持好成績更為不易。目前紹興的水環境總體尚佳,但也存在不少盲點和短板。河長責任心、執行力難以保持持久,河埠頭洗滌重現忙碌景象,藍藻污染在一些河段爆發,“另類”船只阻擋水道、污染環境,諸如此類的現象說明,治水絕不能貪一時之功、圖一時之名,而是要以滴水穿石之功、持之以恒之力,一茬接著一茬干,才能蹄急步穩治出一片山清水秀的好環境。
紹興以江南水鄉聞名于世,河網如織,湖泊似星,走下門前踏道,登上烏篷遠行,水鄉的船只如同岸上的車輛,是舊時出行的主要交通工具。如今水路交通雖已衰落,但不少水鄉人家還保留船只用于生產勞作,這些船只忙時出行運貨,閑時??课萸皞溆?。隨著時代變遷和城中村改造加速,現在許多依水而居的村落已成為社區,人進企業,住進公寓,船只也就沒有了用武之地,或閑置拋棄,或沉入水中,成為影響水面環境、妨礙行洪排澇甚至危及通航的“隱形殺手”。
治水之道,堵疏結合最相宜。對于集“臟亂差”于一體的“另類”船只,下大力整治是當務之急。可以肯定,這些漂在水上的“野蠻船”“僵尸船”“非法船屋”在當初“五水共治”大決戰時,是斷然不敢如此大搖大擺出現在河湖里的,只是由于整治風暴過后,人們放松了對河道的管治,它才慢慢“露出水面”冒泡。現在有關部門在查清這些船只的來龍去脈后,就應采取果斷措施,該拖離的拖離,該拆解的拆解,不可再讓其躲起來蒙混過關。對一些船況尚好,還有一定用途的船只,則可采取嚴格的管理登記制度,用于水上運輸、旅游、打撈,使其化腐朽為神奇,為水鄉發展和水環境保護助一臂之力。
水鄉紹興水多船多橋多,做好水文章,發展水文化,有得天獨厚的優勢。古人曾以“山陰道上行,如在鏡中游”贊美紹興,當今水鄉人應以此為傲,以此為目標,用水船橋景等元素“調色作畫”,描繪出富有詩畫韻味的東方水城。這是千年水鄉之幸,也是水鄉人之責。
水鄉紹興水多船多橋多,做好水文章,發展水文化,有得天獨厚的優勢。古人曾以“山陰道上行,如在鏡中游”贊美紹興,當今水鄉人應以此為傲,以此為目標,用水船橋景等元素“調色作畫”,描繪出富有詩畫韻味的東方水城。這是千年水鄉之幸,也是水鄉人之責
凡注有"浙江在線"的稿件,均為浙江在線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浙江在線",并保留"浙江在線"的電頭。
新聞熱線:0571-85310331 網站電話:0571-85361818 網站總監:龐世豪
服務百姓、貼近政府、打造權威媒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