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南湖區四屆政協舉行第十九次主席會議,圍繞“以‘三化’為突破口,助推城鄉生活垃圾分類處理”開展專題視察。區政協主席會議成員和部分政協委員等參加督查。
當天,與會人員首先實地視察了新興街道絕緣廠宿舍,實地查看該小區生活垃圾分類工作的進展情況,了解小區內垃圾桶的設置、日常管理等情況,并對該小區主動組建督導員、勸導員以及志愿者隊伍,帶動整體居民積極參與垃圾分類的做法表示肯定。隨后,與會人員還實地走訪查看了東柵街道格林小鎮,深入了解該小區物業主體助推生活垃圾分類的做法及存在的不足。座談會上,區住建局、區農經局、市嘉環園林公司、建銀物業等分別做了工作情況匯報。
按照“三年計劃兩年完成”的目標任務,自去年11月以來,南湖區不斷從源頭減量入手,加快配套設施建設,規范收、處、運閉環監督體系。目前,南湖區城鎮生活垃圾分類832個小區已完成825個,424個機關事業單位國企學校完成全覆蓋;1399個生活垃圾分類強制執行單位分類完成918個,分類覆蓋率達81.6%。同時,在實現基礎設施基本全覆蓋的基礎上,啟動37個區級示范小區、4條商業示范街、19個示范單位(機關國企學校)的創建工作。今年年初,南湖區還全面啟動了農村生活垃圾分類,專門成立推進農村生活垃圾分類處理工作領導小組,并通過制度分類體系制度、開發垃圾分類考核系統、啟動對試點村垃圾分類考核、建設農村易腐垃圾處理站等舉措,積極推進農村生活垃圾分類。
政協委員們根據實地視察和聽取匯報后了解的情況,結合自身工作實際,就推進垃圾分類工作提出了許多意見建議。委員們認為,城鄉生活垃圾分類處理事關千家萬戶,是一項關乎民生、關乎老百姓生活環境改善的重大民生實事,是一項系統而長期的社會工程。自去年以來,區委區政府已投入大量人力、物力、財力,城鄉生活垃圾分類工作全面鋪開,工作進展較快,成效已經初步顯現。
在肯定成績的同時,委員們也指出,從目前的實際情況來看,城鄉生活垃圾分類處理還存在一些問題:發展不平衡,有些小區的垃圾分類工作還停留在表面上、形式上;群眾參與率不高,政府做了大量工作,但城鄉生活垃圾分類成為全社會的自覺行動還有待提高;運行機制還不夠完善,通過市場化運作推進城鄉生活垃圾分類的機制亟待完善提升。
來自嘉興市三水灣實驗小學的楊葉軍委員認為,全民參與垃圾分類意識不足,建議以鼓勵為主,對垃圾分類做得好的居民給予一定的小獎勵,鼓勵企業積極參與;同時,政府能否出臺制度,對商品的包裝給予規范,加大對垃圾分類意義的宣傳力度。來自花園社區的區政協委員洑園園則認為,可回收垃圾的考核過于細化,建議建立一些制度來規范居民進行垃圾分類。
區政協主席趙建峰強調,城鄉生活垃圾分類工作,要始終堅持問題導向,緊盯城鄉生活垃圾分類的投放環節、流通環節、轉運環節、末端處置環節、回收利用等環節,主動補齊工作“短板”。要不斷加強制度建設,進一步明確社區、物業、垃圾清運企業(單位)的職責,強化責任落實。要研究探索市場化運作機制,充分發揮物業公司等社會單位的作用,通過政府購買服務、市場化運作的形式有效推進城鄉生活垃圾分類。要持續加大宣傳力度,進一步加強對城鄉生活垃圾分類重要意義的宣傳力度,使廣大群眾自覺形成共識,形成政府、社會、群眾共同參與的良好局面。
凡注有"浙江在線"的稿件,均為浙江在線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浙江在線",并保留"浙江在線"的電頭。
新聞熱線:0571-85310331 網站電話:0571-85361818 網站總監:龐世豪
服務百姓、貼近政府、打造權威媒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