熟女乱亚洲色图,亚洲av无码精品国产成人,国产精品观看一区二区!,丰满人妻老熟妇伦人精品小川桃果

您當前的位置 :浙江在線 > 環保頻道 > 即時報 正文

建德新安江田園綜合體迸發鄉村振興新活力

重塑鄉村,從“草莓小鎮”開始

發布時間:2018-08-27 07:16:46 來源:浙江在線 記者 萬云 陸群安

  浙江在線8月27日訊(浙江在線 記者 萬云 陸群安)綠樹村邊合,青山郭外斜。

  田園綜合體,一頭連著鄉村的美麗和活力,通向都市人的世外桃源和田園夢想;一頭連著鄉村商業價值的提升,能更好地帶動新農村的發展。

  建德市楊村橋鎮,位于浙江省級田園綜合體創建試點——新安江田園綜合體的核心區。

  8月中旬,杭黃高鐵建德站站前廣場不遠處,一群設計者正穿過“草莓小鎮”游客接待中心,添置以草莓為主題的景觀小品和游樂場所。

  據了解,整個田園綜合體區塊規劃范圍位于楊村橋鎮的“草莓小鎮”以及下涯鎮黃饒半島,規劃范圍為10平方公里,核心面積約1.2平方公里。

  如何打造田園綜合體?新安江田園綜合體已經顯現出一個亮眼的雛形。

  擁抱高鐵經濟  “草莓小鎮”成田園綜合體主場

  發展田園綜合體,主場緣何選在楊村橋?

  楊村橋鎮,素有“中國草莓之鄉”之美譽。早在上世紀80年代,楊村橋鎮就開始大面積種植草莓,目前大棚草莓栽培面積達5000多畝,從事草莓種植的農戶有2000多戶。如今,建德草莓師傅的足跡更是遍及廣東、湖北、北京等全國20多個省市自治區,還種到了我國香港。

  雄厚的草莓產業基礎,成為發展田園綜合體的先天優勢。隨著杭黃高鐵、臨金高速等一系列交通工程開工建設,楊村橋鎮正在融入長三角經濟區2小時交通圈內。

  隨著建德市開始對田園綜合體建設的探索。去年初,省財政廳在全省開展田園綜合體試點項目建設,由建德市財政局牽頭組織申報的新安江田園綜合體,成功入選為省級田園綜合體試點之一。2017年4月,建德市迅速成立了專門領導小組,由市財政局牽頭,建德市農辦、農業局、楊村橋鎮等單位人員組成專班對接工作,加快推進建設項目。

  “對于新安江田園綜合體,我們主要圍繞‘五大機制’來打造。”建德市財政局負責人說,“五大機制”是指培育產業支撐體系、完善公共服務供給機制、探索土地利用機制、建設多元投入機制、探索治理體系建設。

  “五大機制”背后,“八大工程”聯動發力:農業公共服務、草莓產業鏈、美麗鄉村、科技創新、生態循環農業、土地整理、美麗田園、農業創意精品園等。

  如今,新安江田園綜合體的發展路徑日漸清晰:緊緊抓住“鄉村振興”戰略以及“擁江發展”機遇,立足區域獨特的山水風光和交通優勢,打造成為以草莓產業為主導、以現代農業科技為支撐、一二三產高度融合發展的農業新平臺。

  在新安江田園綜合體的核心區塊,建德“草莓小鎮”也迎來了發展的春天:投資4.3億元,力爭用3~5年時間,打造集草莓種植、產品加工、田園觀光、養生保健、休閑度假、新城開發于一體的草莓全產業鏈標桿小鎮。

  做大做強草莓經濟  抓住田園綜合體的“引爆點”

  重塑鄉村,從田園綜合體開始。

  “當下,田園綜合體被看作是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實現中國鄉村現代化、新型城鎮化以及經濟社會全面發展的一種可持續模式。”試點相關負責人認為,他們所做的,就是擺脫“千篇一律”的困境,抓住田園綜合體的“引爆點”。

  在建德市,新安江田園綜合體的答案是:緊緊抓住草莓產業,把草莓經濟做到極致。“草莓”就是發展田園綜合體的“主心骨”,人才招引、科技創新、全域旅游等內容都有了發展方向。

  這是建德市草莓種植的成績單:2017年,“草莓小鎮”項目核心區草莓畝均產量達到1851公斤、畝增產354斤,畝產值2.6萬元、畝增效4956元,最高達5萬元/畝以上,總效益1300萬元,農家樂和采摘游多達5萬余人次,產生經濟效益1000萬元。

  “按照‘草莓小鎮’發展規劃,我們加大了土地流轉力度。”楊村橋鎮負責人說,他們在當地建立了土地流轉服務站,將“草莓小鎮”產業示范園的500畝土地,集中流轉到建德市楊村橋鎮梓源村股份經濟合作社和建德市楊村橋鎮緒塘村股份經濟合作社,由合作社進行統一管理、統一運營,村集體通過土地流轉,有效壯大集體經濟。

  土地高效運營,加速了“草莓小鎮”的發展。一家一戶小規模種植,也開始向家庭農場適度規模種植轉變。黨員趙建明是紅姬草莓專業合作社理事長,在當地種植了60多畝草莓,在“草莓小鎮”核心區的種植面積約為500畝:“特別是從去年開始,隨著草莓小鎮的打造,我們的知名度不斷上升,采摘的游客也增加了。”

  建德市草莓辦副主任孔樟良介紹,目前,建德草莓已基本實現以鋼架大棚為主、連棟大棚和玻璃溫室大棚為輔的生產模式,草莓產量得到大幅提升。而在草莓品種上,通過與省農科院、杭州市農科院合作,引進白雪公主、小白、越心等18個新品種,實現了從低端品種向高端品種的逐步跨越。

  引入高端人才,加快科技創新。今年1月,建德市草莓研究院正式成立,落戶于“草莓小鎮”核心區。研究院建有植物研究所、裝備研究所、基質研究所和院士工作站,還有勵建書、夏建白、方智遠等草莓技術專家和技術團隊進駐,在草莓育苗及生產商的應用等方面開展研究。

  “通過技術創新和成果轉化,為建德莓農提供標準化的草莓種植技術培訓,提供草莓新品種、新技術、新裝備,助力建德草莓產業發展,帶動莓業增效、莓農增收。”孔樟良說,在“草莓小鎮”核心區,全部采用清潔化栽培技術、以螨治螨生物防治技術,提供優質放心草莓。

  為鼓勵更多農民參與種植草莓,當地農村信用合作社還開發了“莓農貸”等金融產品,為莓農提供免信用擔保,緩解莓農資金難題。

  美麗村莊迎客來 田園奏響鄉村振興樂章

  “田園綜合體是契合城鄉一體化發展的時代產物。”楊村橋鎮鎮長程斌說,“草莓小鎮”本身就是通過“三改一拆”“五水共治”開展美麗鄉村建設,把鄉村的基礎設施提升起來,把美麗河道建起來,把生態打造起來,為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為鄉村創業就業提供新的平臺。

  漫步梓源村,一條清澈的小溪緩緩流淌,寬敞的村莊道路上,不時有外地車牌的車輛駛過,留下一片歡聲笑語。梓源村書記陳星林介紹,村莊位于“草莓小鎮”核心區塊,近年來,村里新建了環村道路,對河岸生態景觀進行打造,同時完善了強弱電等相關配套。“村民們都說,生活條件更好了!”

  在“領頭雁”的帶領下,美麗村莊里,一排排拔地而起的農民新村成為了點睛之筆。這是一片交通便利、依山傍水的農民新村。坡屋頂、咖啡色與灰色組合墻體,讓新房顯得古色古香,掩映在綠樹青山之間,大氣而雅致。

  由于這里距離“草莓小鎮”核心區很近,除了滿足村民的居住需求外,村民還將農房變旅社,發展旅游的同時,增加村民的收入。“將來可根據需要,把這里打造成新安江田園綜合體服務配套中心,進一步優化吃、住、行、游、購、娛六大服務要素,建設一批具有田園風情的民宿、客棧和農家樂。”陳星林透露。

  在梓源村,草莓種植大戶葉水坤,享受到了小鎮帶來的紅利。他的草莓日產量達400多公斤,暢銷杭州市場。“我們現在采用草莓套種火龍果種植的模式,冬春兩季采收草莓,夏秋季節管理與采收火龍果,既綜合利用土地的復種面積,又大大提高了經濟效益。”他算過一筆賬,兩項種植業加起來,畝收可達3萬多元。

  同樣的故事,也發生在緒塘村。作為“草莓小鎮”核心區的村莊之一,緒塘村因地制宜打造美麗庭院,并開展了建筑外立面整治、村道路網改造、溝渠清淤整治等美麗鄉村建設工程,村容村貌有了質的飛躍。

  如今的緒塘村,儼然是草莓的樂園,連片的草莓大棚一眼望不到邊。從玻璃智能溫室大棚種植草莓,到創造性地將草莓、鐵皮石斛進行套種,再到蜂果共生系統的創新使用,這里依舊是建德草莓產業的風向標。

  程斌介紹,新安江田園綜合體運用的是全域旅游的理念,實現三產聯動、產村融合、農業發展、農民增收的目標。目前,緒塘村至梓源村的近千畝草莓種植基地,已經完成基礎設施整體提升工作,下一步還將新建停車場、旅游服務中心等設施。

  新安江田園綜合體,帶動了周邊經濟發展,給群眾提供更多就業機會,帶動鄉村振興。2017年,“草莓小鎮”的草莓均價比周邊地區高出20%,實現收益1500萬元,同比增長20%。此外,楊村橋鎮全年共接待游客5萬人次,同比增加了60%,實現旅游收入480萬元。

  從采摘游到體驗生活

  三產融合開辟合作“新藍海”

  “田園綜合體是集現代農業、休閑旅游、田園社區為一體的特色小鎮和鄉村綜合發展模式。”對此,建德人已經深刻地體會到,要提高田園綜合體建設的含金量,還需要在拓展產業鏈上下功夫,用創新的方式來解決農業增效、農業增收、農村增綠的問題。

  日前,一款名為“草莓酒”的新產品悄然走紅。今夏,這款由草莓發酵而成的清新果酒,灌裝后將發往全國各地。“草莓下季前,我們向莓農回購草莓,既解決了草莓銷路問題,又延伸了農產品產業鏈。”致中和酒廠負責人錢建華說,他們投資了6000萬元,專門用于草莓酒的設備采購與研制。

  草莓酒,只是眾多草莓衍生品之一。草莓酵素、草莓冰激凌、草莓主題民宿……在這里,客棧、農田、公園相映成趣,人們在田園里盡情體味著鄉村的本色。

  而在更多人看來,新安江田園綜合體目前正處于試點培育期,是一片充滿希望的“新藍海”,有可能成為繼特色小鎮之后的下一個投資風口和發展重點。

  在楊村橋鎮,尋求合作的橄欖枝,接二連三地拋過來:杭州錢江新城文化傳媒有限公司投資2000萬元,就“草莓小鎮”整體商業運行達成合作,發展燈光秀、主題樂園、精品民宿等產業;杭州七樂餐飲管理有限公司投資1000萬元,打造餐飲一條街,復興“吃在楊村橋”餐飲文化;浙江陽田農業科技有限公司投資2000萬元,發展水果番茄種植項目。

  談及合作動機,一位投資客商說出了自己的“小心思”:新安江田園綜合體集循環農業、創意農業、農事體驗為一體,以空間創新帶動產業優化,有助于實現一二三產業深度融合。依此打造具有鮮明特色和競爭力的“新第六產業”,可以實現現有產業的升級換代。

  “以前我們這里僅僅是賣草莓,后來發展鄉村旅游開始賣‘采摘體驗’,現在推介的則是像草莓一樣的‘甜蜜生活’。”今年29歲的楊村橋鎮姑娘趙金枝,大學畢業后,回到老家幫父母賣草莓。在她的眼里,家鄉不僅有優美的自然景觀,有蓬勃發展的草莓產業,更有閑適恬淡的鄉村生活。

  建德市委相關負責人介紹,為促進“三農”融合,今后要以美麗農業為基礎,逐步啟動田園綜合體周邊美麗鄉村建設,打造游客喜愛的田園深度體驗游,從而帶動農民積極參與,共享建設成果。

標簽:草莓;田園;小鎮;新安江;草莓小鎮責任編輯:朱斌
生態環境污染投訴請掃二維碼 生態環境污染投訴請掃二維碼
版權和免責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線"的稿件,均為浙江在線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浙江在線",并保留"浙江在線"的電頭。 

新聞熱線:0571-85310331 網站電話:0571-85361818 網站總監:龐世豪 
服務百姓、貼近政府、打造權威媒體。


浙江在線新聞網站版權所有 Copyright © 1999-2023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