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幾日,家住太湖旅游度假區的趙亞運致電黨報熱線,他在長田漾礦坑水域游玩時發現了成群的桃花水母。為證實他的說法,他領著記者來到這片水域。這里四周被蔥蘢的樹木包圍著,雖然離弁山大道幾步之遙但路過的人也很難發現。呈現在眼前的這片水域大概有10多畝,水質清澈,能見度很高。
在趙亞運的引領下,我們來到一處樹蔭下的水面,只見一團團白色半透明的精靈在水中輕盈地翕動,柔軟如綢,身體周邊長滿了觸角。他指著這些如硬幣大小的物體告訴記者:“這就是桃花水母,對水質要求很高的生物。”他大學所學的專業是防疫醫學,專業中對水生物有所涉及。
為了證明小趙“此言不虛”,記者用手機錄下桃花水母在水中運動的視頻,發給浙江省淡水所副研究員李飛確認。李飛肯定地告訴記者:“這確實是桃花水母。是一種古老的腔腸動物?!?br/> 一處孤立的水體,且形成水域的時間也不是很長,桃花水母從何而來呢?
李飛說,由于桃花水母的生活史中有水螅和水母兩個階段,前者往往難以被人發現,但可以通過無性繁殖大量“自我復制”,并在某種條件下轉化為水母體,因此在很多看不到水母出現的水體,不代表沒有這一物種棲息。由于水螅可以附著在水生植物上傳播,也可以在干涸的水體中休眠,并通過風、鳥來傳播,這也解釋了為何在孤立的水體中也會出現桃花水母?!暗幸稽c可以確定,發現桃花水母說明了水質的改善。”李飛說。資料顯示,桃花水母對所棲水體的水溫和酸堿度等確實有一定要求(PH值7左右,溫度20℃至30℃),在有嚴重化學污染的水體中無法生存。此次在長田漾礦坑水域發現桃花水母,也充分佐證了我市近年來在生態保護方面取得的成效。
凡注有"浙江在線"的稿件,均為浙江在線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浙江在線",并保留"浙江在線"的電頭。
新聞熱線:0571-85310331 網站電話:0571-85361818 網站總監:龐世豪
服務百姓、貼近政府、打造權威媒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