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日,在義橋鎮羅峰社區老街上,一位工人操作著叉車,把一臺臺磨床放上卡車。幾小時后,一間150平方米店鋪內,機械設備基本騰空。至此,在義橋老街18家“低小散”企業和“臟亂差”店鋪中,已有16家完成了設備騰退、店鋪清空。
羅峰社區老街是義橋鎮一處典型的“低小散”企業聚集地,狹窄、破舊的道路兩側開設著多家店鋪,主要從事五金磨具加工、線切割生產經營。這些小作坊的形成雖有著歷史原因,但是粗放型生產模式也導致了危險固廢隨意棄置、皂化液污水橫流,安全、消防隱患隨處可見等問題,嚴重影響老街整體環境。經查證,老街18家店鋪全部屬于“四無”企業,義橋鎮決定,堅決予以關停。
以羅峰社區老街為典型,今年7月以來,義橋鎮嚴格貫徹落實《浙江省小城鎮環境綜合整治行動實施方案》相關要求,念好“全”“細”“合”“實”“四字訣”,縱深推進集鎮范圍內“低小散”企業和“臟亂差”店鋪整治工作。
“全”,即全面摸底。集中力量,利用一周時間對整治區域內所有從事生產加工企業、作坊、店鋪進行現場踏看,做到一家不漏、一間不剩,累計檢查企業、作坊134家。對無法整改的“四無”企業(作坊)下發限期搬離通知書共計71份。
“細”,即細致溝通。整治過程中,不少企業主存在抵觸情緒,工作組及時接訪并召開企業主會議,對企業主提出的問題進行誠懇、細致的溝通和答復,基本獲得了業主的支持和理解,也為后續整治工作順利推進奠定了基礎。。
“合”,即形成合力。鎮、村干部每日下戶了解企業搬遷動態、業主思想狀態,環保、稅務等職能部門適時介入,對尚未行動的業主開展動之以理、曉之以情的引導和教育。截至目前,整治范圍內下發限期搬離通知書的71家企業中,已有42家企業完成清退搬遷,29家企業已明確搬遷時序;其他63家企業進行原地整治提升,整改各類隱患202個。
“實”,即實實在在騰出空間。通過“低小散”企業整治,騰出了土地資源和改造空間,依托小城鎮綜合整治,義橋鎮花大力氣,大手筆對老集鎮舊建筑修繕、線路整理、外墻立面改造、道路整治,把義橋老街建設成古色古香,又兼顧商業、風情的街區,產業結構從原來低端的二、三產業混雜轉變為有品牌、整潔、美觀的高端第三產業集聚,滿足居民從“油鹽醬醋茶”到“衣食住行閑”的全方位需求。
下階段,整治工作組將繼續跟進相關工作,確保8月底前完成整治目標任務。同時,飲用水源保護區內的“低小散”和“四無”企業整治工作也在深入推進中。
凡注有"浙江在線"的稿件,均為浙江在線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浙江在線",并保留"浙江在線"的電頭。
新聞熱線:0571-85310331 網站電話:0571-85361818 網站總監:龐世豪
服務百姓、貼近政府、打造權威媒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