熟女乱亚洲色图,亚洲av无码精品国产成人,国产精品观看一区二区!,丰满人妻老熟妇伦人精品小川桃果

您當前的位置 :浙江在線 > 環保頻道 > 即時報 正文

杭州市土地儲備中心土地收儲方法創新報道(三)

積極踐行綠色生態發展理念 打造“美麗中國”的杭州樣本

發布時間:2018-08-17 07:05:33 來源:杭州日報 記者 章嵐 通訊員 王雨岑 酈華

  編者按:如今的杭州,城市面貌日新月異,城市越來越美、越來越好,人民居住條件也不斷改善,獲得感和幸福感顯著提升。

  與此同時,在城市建設發展方面,杭州也進行了大量的改革探索,積累了不少值得借鑒、推廣的杭州模式。土地儲備制度就是其中典型代表之一。

  杭州1997年開始正式推行土地儲備制度,不僅實現了土地收儲規范化、透明化、精細化,在推進城市有機更新、促進經濟社會生態和諧發展、調控土地市場等方面也發揮了積極重要的作用。

  能取得如此成效,既源于“統”的政府主導型土地儲備運行機制,也離不開“優”的土地收儲整理做法。據介紹,在杭州,一宗地塊在進入招拍掛程序前,需要經過規劃、環評、配套建設等一系列嚴格的程序。

  江南美,最美是杭州。作為一座山水相依、湖城合璧的城市,杭州的美,不僅在于擁有的山水自然之美,更在于其在城市發展進程中始終把綠色生態發展作為“金名片”之一。在這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

  作為推進城市有機更新、促進經濟社會生態和諧發展重要推力的土地儲備制度,也緊緊圍繞綠色規劃、綠色整理、綠色收儲、綠色保障等,堅持踐行綠色生態發展理念,積極推進儲備地塊經濟效益、社會效益和生態效益最大化,實現綠色土地儲備。

  能綠盡綠 提升地塊顏值

  提起儲備地塊,光禿禿、塵土飛揚等詞可能是大多數人的第一印象。不過在杭州,儲備地塊卻因高顏值、小清新獲得了廣大市民的點贊。

  不久前吸引了不少市民前去拍照“打卡”、位于城西未來科技城的向日葵花海,就是在一宗儲備用地上。據介紹,這里原先是一塊農居房和幾個水塘,拆遷后,總共有300畝。根據規劃,未來這將是一宗居住、教育和商業用地。

  把儲備狀態下的地塊變成美麗的城市風景,正是杭州積極踐行綠色生態發展理念的生動實踐之一。近幾年來,杭州先后印發了《杭州市經營性用地收儲標準》《杭州市區經營性用地收儲驗收管理辦法》等制度性的文件。其中儲備地塊“能綠盡綠”已納入“杭州標準”,成為“標配”。

  據不完全統計,按照“成本低、易養護、視覺美、可防塵、效果好”等原則,2016年至今兩年不到的時間內,杭州已累計完成了近2萬畝儲備地塊的生態綠化,累計新增綠地約1000萬平方米,一些主干道、高架沿線的地塊還種上了向日葵、波斯菊并設置游步道、添置風車等,化身為“城市公園”。去年曾“爆紅”朋友圈的錢江世紀城千畝花海,也正是儲備用地生態綠化后的成果。

  頗具杭州城市特色的墻繪也是生態綠化儲備地塊的舉措之一。圍繞核心價值觀、山水杭州等內容,不少儲備地塊采用做鏤空等多種形式繪就了一幅幅美麗的墻繪,成為杭城的一道美麗風景線。與此同時,部分儲備地塊還因地制宜地拆除了圍墻,讓儲備地塊的“綠和美”與周邊環境相互融合、相得益彰。

  市土地儲備中心相關負責人介紹,對儲備地塊進行生態綠化既有視覺美化的效果,也能有效防止儲備地塊的揚塵污染,從而改善杭城的空氣質量。

  綠色收儲 積極踐行綠色發展理念

  “民生先行”、“環評先行”、“再生先行”等也是杭州堅持“做精儲優”,實現綠色土地儲備的原則之一。

  為最大限度地提升廣大市民的獲得感、幸福感,杭州以民生保障優先為宗旨,聚焦群眾關切的“停車難、住房難、上學難”等問題,對儲備用地進行合理利用,充分發揮地塊的公益用途。其中僅為解決“停車難”問題,就已出讓了近千畝的停車場庫用地,可提供停車泊位上萬個。與此同時,還先后無償提供千余畝儲備地塊用于“錯峰限行”臨時停車場,保障“綠色出行”。

  儲備地塊的土壤污染治理工作也至關重要。在杭州,所有經營性用地在土地出讓前都要取得環境初步分析或環境影響專題評價。比如一些工業退役場地等涉及污染可能性的地塊都會先期開展環境影響專題評價,以保障經營性用地在出讓時符合地塊開發的環境適宜性需求,對確認土壤或地下水已受污染的土地,按照“誰污染誰治理”原則,落實原用地單位開展污染治理工作,在取得環境影響評估驗收后,方可納入政府收儲和出讓。

  此外,為了推動低碳循環利用,杭州還引導做地主體“變廢為寶”,對建筑垃圾進行再生利用。目前,下城區、錢投集團等已經建立了建筑垃圾再利用的場地。僅錢新園林建筑垃圾資源化利用項目基地,每天就可消納近2000噸建筑垃圾、可制作7萬多塊渣土磚及1000多噸骨料,節省成本約2000萬元。

  目前來看,通過制定儲備地塊收儲標準、原則等方式,杭州正積極構建“ 權責清晰、覆蓋全面、監管到位”的儲備地塊長效管理機制,從而助力杭州成為國家生態文明先行示范區以及美麗中國的實踐樣本。

標簽:儲備地塊;地塊;幸福感;用地;生態綠化責任編輯:錢華良
版權和免責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線"的稿件,均為浙江在線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浙江在線",并保留"浙江在線"的電頭。 

新聞熱線:0571-85310331 網站電話:0571-85361818 網站總監:龐世豪 
服務百姓、貼近政府、打造權威媒體。


浙江在線新聞網站版權所有 Copyright © 1999-2023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