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鹽人的微信朋友圈,常常被“藍天白云”給刷屏,“海鹽藍”已經成為一種常態。近日記者從縣環保局獲悉,今年1月至6月,海鹽縣城市空氣質量優良天數為161天,優良率達89%,繼續保持全市第一;PM2.5濃度為38微克/立方米,列全市第二。
成績之取得來之不易,“海鹽藍”亦不是一蹴而就的。早在2015年10月30日,海鹽縣大氣污染防治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就揭牌成立,成為全市范圍內第一個實體運作的縣級治氣辦,并隨即打響了以治理工業廢氣、機動車尾氣、秸稈禁燒、餐飲油煙、城市揚塵為內容的“五氣共治”行動戰。
近年來,“五氣共治”在促進海鹽全域大氣改善方面發揮了持續性作用。今年,為貫徹落實省2018年大氣污染防治行動工作計劃,海鹽縣也發布了《2018年海鹽縣大氣污染治理攻堅方案》,在強化重點工業污染源監管、道路工地揚塵防治、餐飲油煙治理、機動車船尾氣排放監管、重污染天氣應對等五方面進一步提出了具體要求和實施計劃。
重點區域重點行業整治是改善大氣環境質量的重要“突破口”。繼海鹽經濟開發區、沈蕩鎮重點區域重點行業廢氣整治取得良好成效后,武原街道君原工業園區也開展了園區廢氣整治工作,重點對該區域燃燒廢氣、油霧廢氣等進行整治提升,進一步改善區域空氣質量,優化投資環境。
今年初以來,海鹽縣還積極開展了打贏藍天保衛戰等專項行動,開展了熱電企業煙氣超低排放穩定達標督查、重點行業廢氣清潔排放改造督查、重點行業達標排放專項檢查、VOCs散亂污企業和工業涂裝和印刷行業排查整治等工作,并加大執法力度,全方位護航大氣環境質量持續好轉。
在揚塵防治方面,海鹽縣打響了揚塵治理專項行動,對縣域在建建筑工程進行專項督查,對全縣建筑施工現場揚塵防治措施落實情況進行全面檢查,對縣城區主要道路周邊工地揚塵污染控制情況進行重點檢查。此外,在前期已累計淘汰黃標車3539輛的基礎上,海鹽縣各部門通過密切配合、跟蹤進度、召開推進會等舉措,推動市治氣辦下達的6輛存量黃標車全部實現淘汰,確保黃標車清零工作順利完成。
同時,海鹽縣還印發了《海鹽縣農作物秸稈禁燒和綜合利用工作考核辦法》,成立3個督查組,對責任片區內鎮(街道)進行了全履蓋秸稈禁燒督查,特別對境內高速、省道、縣道等各主要道路沿線進行了重點督查,并與各鎮(街道)簽訂責任狀,確保完成轄區內“不冒一處煙,不著一把火”的工作目標。
治氣工作如逆水行舟,停一篙則退千尋。“接下來,我們將嚴格貫徹大氣污染治理攻堅方案,全方位、多角度、持續性地做好治氣工作,力爭讓‘海鹽藍’常駐海鹽,讓全縣環境質量不斷改善,讓百姓有更多的獲得感和幸福感?!焙{}縣環保局相關負責人說。
凡注有"浙江在線"的稿件,均為浙江在線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浙江在線",并保留"浙江在線"的電頭。
新聞熱線:0571-85310331 網站電話:0571-85361818 網站總監:龐世豪
服務百姓、貼近政府、打造權威媒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