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物理學家組織網近日報道,通過參考北極圈脆弱性實驗(ABoVE)數據,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領導的一項新研究發現,在阿拉斯加北坡凍原生態系統中,碳在凍土中的保留時間比40年前減少了約13%。這意味著那里的碳循環正在加速,且速度比北冰洋更快。
NASA噴氣推進實驗室(JPL)的研究人員安東尼·布魯姆說:“溫度變暖使得凍原生態系統展現出其他特征:北部森林逐漸形成。NASA陸地衛星(Landsat)和中分辨率成像光譜儀(MODIS)衛星圖像在過去幾十年中的觀測顯示,灌木和樹林在向北遷移。釋放到大氣中的碳和被吸收、轉化的碳會不斷消補,從而達到一個相對的平衡狀態,這就形成了北極的碳循環。而這種平衡一旦被破壞,其影響和危害就會遠遠超出北極圈。”
在北極夏季,較暖的溫度融化了最上層凍土層,并使得從前被凍結的有機物被微生物所分解,在這一過程中,二氧化碳會排放到大氣中。同時,樹木植被繁茂生長,通過光合作用吸收大氣中的二氧化碳。但隨著氣溫的升高,碳在北極土壤中的儲存時間在不斷縮短。
國立首爾大學博士后、JPL研究員鄭秀忠(音譯)說:“這兩種反應之間的平衡狀態將決定北極圈生態系統未來二氧化碳含量的減少或增加,根據目前的研究表明,后者更有可能。與此同時,我們預計北極地區碳的滯留將導致全球大氣中的二氧化碳含量發生更快且具有明顯季節性的長期性變化。”
研究團隊將美國國家海洋和大氣管理局(NOAA)和阿拉斯加天文臺40多年二氧化碳地表測量數據與標準生態系統碳平衡模型相結合,從而得出碳從阿拉斯加北坡的進出速率。該碳平衡模型曾表明了碳循環速度的增加,但經后期長期觀測衛星、大氣及地表測量數據分析,這種增速遠超預估。
凡注有"浙江在線"的稿件,均為浙江在線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浙江在線",并保留"浙江在線"的電頭。
新聞熱線:0571-85310331 網站電話:0571-85361818 網站總監:龐世豪
服務百姓、貼近政府、打造權威媒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