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秀洲區農業經濟局組織相關農業技術、管理及標準化建設、檢驗、監督等領域的5名專家,對《平原水鄉稻鱉共生技術規范》地方標準進行了評審。
評審專家組從《平原水鄉稻鱉共生技術規范》地方標準的適用范圍、規范性引用文件、定義、環境要求、田間改造、水稻栽培、鱉放養等內容進行了逐項審查。評審專家組一致認為,該標準結構完整、內容科學,具有通用性、可替換性和地方特點,同意通過評審。
“此次地方標準的評審和發布,對我區農業先進模式推廣、產業增收、農業轉型升級起到了積極的作用。”秀洲區農業經濟局相關負責人說。
據了解,秀洲區北部地勢低洼,田地長期處于水淹狀態,水稻種植成本相當高,有很多稻田基本成為荒地,如何充分利用北部低洼地區“水”這個特點,變“水患”為“水利”,一直以來都是秀洲農民的迫切需求。該區大力推廣的稻鱉共生模式就是以水田為基礎,以水稻和鱉的優質安全生產為核心,充分發揮稻鱉共生的除草、驅蟲、肥田等的優勢,實現有機、無公害的優質農產品生產模式。
近年來,秀洲區結合區域實際,不斷加強稻田綜合種養模式的推廣,把水產養殖業和種植業緊密結合起來,重點開展藕魚、稻魚、菱魚以及漁菜輪作等稻田綜合種養新模式的推廣,建立養魚穩糧示范基地,通過示范點的帶動作用,在確保糧食供給產量的基礎上引導周邊養殖戶將稻田綜合種養模式應用到日常的養殖生產中去,從而實現增產增效的目的。
凡注有"浙江在線"的稿件,均為浙江在線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浙江在線",并保留"浙江在線"的電頭。
新聞熱線:0571-85310331 網站電話:0571-85361818 網站總監:龐世豪
服務百姓、貼近政府、打造權威媒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