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早上7點,畢家培就會駕著清漂船,在河面上搜尋水草和雜物。
2004年6月,畢家培成為三峽庫壩區黃柏河清漂隊隊長,如今已經14年了。
14年來,畢家培每天早出晚歸,風里來雨里去,在黃柏河清理水草和雜物約3萬噸,默默守護著母親河。
黃柏河是長江一級支流,全長162公里,發源于湖北宜昌市夷陵區,流經遠安縣、夷陵區7個鄉鎮,最后在夷陵區小溪塔匯入長江。
2004年,黃柏河清漂隊組建時,夷陵區政府買下了一艘大型清漂船,但由于雜物太多,這艘船基本上都是全天候運行。
畢家培介紹,那時候河里垃圾很多,尤其是下大雨或者來洪水,垃圾、樹枝、草等,甚至連死豬都有。
2007年9月下旬,黃柏河的水葫蘆以驚人速度蔓延,清漂隊的1艘大船加上10多條小船,一天撈70噸,整整撈了103天。
不過,在黃柏河上“漂了”14年的畢家培,也是這條河“從臟到凈”的見證者。
畢家培表示,近年來,民眾環保意識逐步提高,社會各界都開始重視長江生態,而黃柏河經過生態綜合治理,已是岸綠水清。
“現在河里的垃圾已經越來越少了,水越發清了。”畢家培說,過去漲水的時候,一天最多可以撈十幾噸漂浮物,現在最多3噸。
盡管如此,但是他仍然堅持,“能為保護母親河盡一份力,我很自豪。”
和畢家培一樣堅守“最后防線”的,還有秭歸縣三峽庫區清漂隊隊長周功虎。
長江流經秭歸64公里,作為三峽庫區清漂的最后一道防線,秭歸接納了整個庫區上游各地清漂作業時間以外的漂浮物。
周功虎從三峽大壩下閘蓄水就開始清漂,至今已有11年。除了每年冬季兩個月,他和清漂隊員們天天都要在清理水上漂浮物。
秭歸縣環保局局長許雷介紹,平時清漂船有15只,高峰期一天打撈的漂浮物在800方以上,隊員們非常辛苦。
“我不覺得辛苦,因為我祖祖輩輩就在長江邊,堅持做清漂員,出于一種責任,也是對自己家園的一種保護。”周功虎說。
自2003年以來,秭歸縣已累計打撈水面漂浮物22萬噸。為減少垃圾的二次污染,漂浮物全部進行了焚燒利用無害化處理。
凡注有"浙江在線"的稿件,均為浙江在線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浙江在線",并保留"浙江在線"的電頭。
新聞熱線:0571-85310331 網站電話:0571-85361818 網站總監:龐世豪
服務百姓、貼近政府、打造權威媒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