倒逼企業轉型升級,柯橋印染企業不僅廢水限量排放,污泥也將限量排放。記者從市環保局柯橋分局獲悉,近日,柯橋區出臺印染企業廢水限排、污泥“消庫清量”實施方案,第一輪行動中,污泥限排“消庫清量”與廢水限排首次掛鉤,印染企業污泥臨時限排15%甚至30%。據悉,這是柯橋區首次啟動印染污泥限排舉措。
印染污泥處置形勢嚴峻
2016年,柯橋區委區政府以壯士斷腕的勇氣推動印染產業轉型升級,啟動了史上最嚴厲的印染行業“亮劍”整治行動,到目前,柯橋區印染企業從200多家縮減至107家。
雖然企業數減少了一半,但其中的85家企業每日產污泥量就達1400噸。據了解,一般而言,印染廢水產泥系數在0.4%左右,但市環保局柯橋分局摸排中發現,全區印染企業廢水產泥系數超過0.4%以上的企業達50%,其中產泥系數超過1%的有4家。
市環保局柯橋分局相關負責人介紹,除了企業每天產生的印染污泥,柯橋江濱水處理公司每天也產生近800噸印染污泥。目前柯橋的印染污泥統一由浙江龍德環保熱電有限公司開展污泥焚燒資源綜合利用,該公司印染污泥處置量為4200噸/日,但因污泥中往往摻雜著一些雜質,其實際處置率遠低于設計能力。經全面摸排,柯橋現有企業仍有3.3萬噸庫存污泥未處置,眼下,臺風季節來臨,極易因暴雨、大風等天氣原因造成污泥處置與貯存的二次污染,柯橋印染污泥處置形勢嚴峻。
臨時限排15%甚至30%
7月末的最后兩天,位于馬鞍鎮興濱路上的一家印染企業提前自動停產了。“公司每月廢水許可排放量為4300多噸,每月產生印染污泥約1000噸左右,廢水和印染污泥都限排15%,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企業生產。”這家企業經營者坦言,印染污泥處理,已成為當前制約印染企業發展的“攔路虎”。
記者從柯橋區刷卡排污平臺上看到,截至7月31日,與這家企業一樣,因印染污泥限排而停產的企業共計25家。
為緩解污泥之困,7月22日起,柯橋區啟動廢水限排、污泥“消庫清量”行動,計劃用100天時間進行第一輪存量污泥清理,消除污泥處置方面的區域環境風險隱患。在行動中,根據企業每月廢水許可排放量對污泥實行臨時限排15%、30%,污泥“消庫清量”與廢水限排首次掛鉤,刷卡排污平臺控制量按照企業限排比例調減,之后根據污泥產生與處置的實際情況再行確定限產減排的增減比例,當實行減產限排15%污泥無法減量時,采取減產限排30%的方式,待存量污泥處置結束后,再研究恢復正常廢水許可排放量,從而實現污泥“日產日消”目標。
創新驅動邁向綠色發展
作為重污染高能耗行業,一直以來,柯橋區始終把印染行業的整治提升工程列為重中之重,通過不斷強化清潔能源替代、定型機廢氣深度治理、污水提標改造、刷卡排污、刷卡排氣、刷卡排泥等工作,鐵腕執法,利用倒逼機制,加快淘汰落后產能,來推動印染產業轉型升級。
“樂高印染”投資2300萬歐元,引進“無水染缸”建設全市首個“無水印染”車間,不僅印染效率大大提高,而且節水80%、減少污泥50%;“迎豐科技”污水處理區采用目前行業內最先進的超濾膜反滲透方法,污水回用率達到60%以上;“東盛印染”染色集中控制系統將綜合成本降低了10%……在印染行業綠色標桿企業的引領下,柯橋印染企業紛紛加大技改投入,通過創新驅動,邁向節能減排、提質增效的綠色發展模式。
“啟動污泥‘消庫清量’行動,臨時減產限排,短期內企業生產會受到一定影響,但有利于企業長遠發展。”柯橋區印染行業協會會長李傳海說,該舉措將促使更多印染企業積極探索污泥減量化的工藝與技術,通過技術革新,從源頭上減少污泥的產生量。
凡注有"浙江在線"的稿件,均為浙江在線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浙江在線",并保留"浙江在線"的電頭。
新聞熱線:0571-85310331 網站電話:0571-85361818 網站總監:龐世豪
服務百姓、貼近政府、打造權威媒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