義烏市蘇溪鎮黨委、政府在“生態廊道”建設中,因地制宜地探索出周末“大腳掌+”的工作法,著力推動這項工作。蘇溪鎮的這一做法,得到了中共義烏市委的充分肯定。
一、蘇溪鎮周末“大腳掌+”工作法出臺的原因
一是深入踐行習近平總書記“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重要理念的需要。二是貫徹落實“大學習、大調研、大抓落實”的需要。三是有效整合力量、提高工作效率、集中精力解決問題的需要。四是黨政干部重心下沉傾聽群眾心聲的需要。五是培養鎮街干部“一專多能”的需要。社會的發展帶動了行業的發展,行業的多極化發展,賦予了政府管理人員“一專多能”的新要求。目前,蘇溪鎮有4500多家大大小小的企業,無論是從“五水共治”、市場管理、合法經營而言,還是從安全生產、消防管理等要求來說,都要求鎮(街)干部、網格長(員)“一專多能”,蘇溪鎮2017年正式推行的周末“大腳掌+”活動,不同程度地培育了一批“一專多能”的鎮(街)干部、網格長(員),這不僅提升了黨政干部的管理能力,也促進了蘇溪鎮經濟社會的發展。
二、蘇溪鎮推行周末“大腳掌+”工作法取得的成效
一是“治水”治出清澈水質。①水質穩定清澈。蘇溪鎮境內的大陳江、東青溪、六都溪三大主流域河道均為發源地,原出境斷面水質均屬V五類。經過2年“五水共治”的綜合治理、精準施策,現三大主流域出境斷面水質常年穩定在Ⅲ類以上,其中六都溪水質常年穩定在Ⅱ類。②污水減量提質明顯。蘇溪鎮通過截污納管、雨污分流工程的實施及污水干管檢測、修復,310省道大陳江南側、北側,老浙贛線鐵路東側、西側等7個市控截流口全部打開,恢復了雨水排水口功能。③污水“零直排”成為義烏市“樣板”。今年3月以來,蘇溪鎮在“五水共治”取得成就的基礎上,全域推開污水“零直排”創建工程,其中老鎮區國貿區塊的污水“零直排”創建,成為義烏市“示范區塊”。5月29日,蘇溪鎮污水“零直排”成功創建經驗,首先在義烏市全市推廣。下一步,金華市還將在蘇溪國貿區塊召開現場會,向全市推廣“零直排”成功創建經驗。今年4至6月,溫嶺、天臺、三門、浦江等地的治水人員慕名前來取經。④三大河道魚蝦成群。蘇溪鎮采用周末“大腳掌+”治水后,各大河道魚蝦成群,生物多樣性得到恢復,均成為居民垂釣、嬉戲的好去處。
二是用心雕琢出“美麗精品線”和“美麗鄉村”。①精心打造慢養龍祈精品線。蘇溪鎮在打造“浙中生態廊道”建設中,與義烏市市場集團共同協作,優化配置資源,依托轄區山脈和沿線17個村莊及周邊自然資源和人文資源,因地制宜地設計并打造一條“慢養龍祈精品線”。②2016至2017年,同春村投資200多萬元,在茶園山打造了1公里的騎行游步道和溪邊觀景長廊。③2016年至2017年,胡宅村投資800萬元,在牛頭山腳下,建起了面積超8畝的牛頭山一期公園,為本地居民和外來建設者提供了休閑健身、游玩的好去處。牛頭山二期公園建設,胡宅村正在謀劃中。④蘇溪鎮兩個公園正在加緊建設。由310省道、人民路和龍祈路構成的面積約150畝,概算投資4800萬元的三角洲公園(暫定名),蘇溪鎮已基本完成征地拆遷等政策處理,下一步即將開工建設。大陳江以南的陽光大道至310省道間面積約120畝,概算投資月2900萬元的濱江公園(暫定名),正在與相關部門銜接中。⑤截至目前,蘇溪鎮已完成了3個三星級和26個一星級美麗鄉村建設。
三、建立長效機制鞏固成績
蘇溪鎮雖然用周末“大腳掌+”在“浙中生態廊道”建設取得了一定的成就,并有效促進了該鎮交通、產業等諸多方面的發展,但“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即使按“一年打基礎、三年見成效、五年成廊道”總體要求,完成了目標任務,周末“大腳掌+”也還不能停步。一是成就的鞏固,離不開一整套完善的長效管理機制。二是繼續抓好“五水共治”,它是一項涉及方方面面的系統工程,用機制做好“垃圾分類”等創建工作。三是運用各種宣傳載體,加大力度宣傳“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重要理念。四是用先進的文化成風化人,提高包括外來建設者在內的文化素養、文明素質。五是進一步完善監督管理機制,依法嚴厲打擊生態環保違法行為。
凡注有"浙江在線"的稿件,均為浙江在線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浙江在線",并保留"浙江在線"的電頭。
新聞熱線:0571-85310331 網站電話:0571-85361818 網站總監:龐世豪
服務百姓、貼近政府、打造權威媒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