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廁所,大民生。今年,為提升農村人居環境,秀洲區實施了高水平推進農村人居環境提升三年行動,其中的一項重要內容就是推進農村“廁所革命”,以提升農村基礎設施建設。昨天,記者從區住建局了解到,目前,全區農村公廁改造工作開展順利,已完成改造43座,另有129座正在施工中。
今年初,在省、市農村公共廁所改造治理會議后,秀洲區第一時間開展了農村公廁排摸,摸清了公廁位置、形式、數量、污糞處理方式等現狀,隨后制定了《秀洲區農村公共廁所改造工作方案》,召開專門會議布置落實,明確了年度227座農廁改造任務,建立鎮、街道農村公廁改造項目分管領導及聯絡員機制,并出臺了考核辦法。
為加快農村公廁改造進程,秀洲區組織了各鎮、街道分管負責人參加市建委組織的農村公廁建設改造和管理服務規范培訓,并分發了《浙江省農村公廁建設改造和管理服務規范》。針對在推進過程中存在的問題,秀洲區多次召開農村公廁改造推進會,對《規范》和“改造內容判定”表進行解讀和探討。秀洲區還狠抓改造項目督導檢查,充分發揮主體職能,抓好日常監督。相關職能部門加強督導檢查,進村入戶進行現場檢查,核對改廁戶情況,了解改廁完成情況和農戶對所改廁所的看法;認真抓好農村改廁驗收工作,依據公廁改造完成的實際情況,逐村進行改廁初步驗收。
農村公廁改造,不僅要便民,還要美。為此,在改造中,秀洲區結合小城鎮環境綜合整治和最美村部建設,委托設計單位統一制作了新建廁所圖集,設計要求滿足文明、衛生、適用、方便、節水、防臭等功能。公共廁所外觀和色彩與環境協調,對有條件的既有廁所改造還采取了黑瓦白墻+小青磚的模式。
公廁改造因地制宜。改造中,秀洲區因鎮施策,建立了公廁治理方案,結合農村公廁的實際需求情況、鎮村經濟狀況,按照對標、提升、補缺等方式,建立“一廁一檔一表一案”臺賬,進行分類整理統計,確保每個公廁“看得了表格、拿得出照片、說得清情況”。
區住建局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為確保按時完成年度改造目標任務,下一步,秀洲區將對照工作方案,根據時間節點要求,進一步加快農村公廁改造進度,確保改造項目于8月全面開工,11月全面完成改造;進一步建立健全農村公廁長效管理機制,責任落實到人,做好日常維護,達到“有水、有電、有人管、無味、無垢、無塵、無積水”的要求,確保改造出成果。
凡注有"浙江在線"的稿件,均為浙江在線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浙江在線",并保留"浙江在線"的電頭。
新聞熱線:0571-85310331 網站電話:0571-85361818 網站總監:龐世豪
服務百姓、貼近政府、打造權威媒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