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天,由西湖區委宣傳部、西湖區美麗辦(環整辦)、西湖區治水辦、西湖區河長辦主辦的“我身邊的美麗河道”直播第二站來到了楊家牌樓溪。
楊家牌樓溪位于楊家牌樓社區中心偏西,源頭在石人嶺山谷,穿西溪路、天目山路后匯入沿山河,全長4.3公里,是一條山泉溪流。直播當天,楊家牌樓社區居民們在河邊跳廣場舞、舞太極劍、走旗袍秀、吹葫蘆絲……“水治好了,環境也提升了,在河邊娛樂、健身是享受!”居民沈大姐一邊跳廣場舞一邊笑著說。
可就在幾年前,這里還是一整片的城中村,楊家牌樓溪遭遇嚴重污染,發黑發臭?!拔逅仓巍币院螅瑮罴遗茦窍哟笞?,清澈見底、水草浮動、魚蝦嬉戲,變身為一條深受居民歡迎的景觀河道。
臭水河變成景觀河,小時候的河道又回來了
在居民心里,楊家牌樓溪曾是一條“可下河游泳嬉戲、淘米洗菜”的河道。
10多年前,大量外來人口到楊家牌樓社區聚居,楊家牌樓溪沿岸都是違法建筑,連河道上都造了房子,河道變成了“暗渠”。“楊家牌樓社區本地人口只有1800人,而那時外來租住人口達到了2萬多人?!鄙鐓^主任吳世剛回憶。
沈大姐是廣場舞資深愛好者,直播當天,她帶著小姐妹在河邊廣場翩翩起舞。能在溪邊跳舞,這在幾年前是想都不敢想的事情?!跋l臭,夏天溫度高,蚊子蒼蠅到處飛,就算有場地,我們也不來溪邊跳舞,不出一分鐘,肯定被叮得滿腿包。”沈大姐說,一到下雨天,家門口、路上全是污水,路上都能看到糞便,惡心得很,鞋子也會被濺得臟兮兮的,“下雨天出門,鞋子上要套上塑料袋,不然腳都要爛掉了……”
2015年,楊家牌樓溪被列入西湖區第六批9個治水項目之一。項目主要分為拆、改、配、管4個方面:共計拆除15萬平方米違法建筑;留下街道對楊家牌樓溪進行了清淤,在兩岸設置景觀帶,種植綠色植被,并開辟出一條寬1.5米的游步道;同時,針對社區沒有雨污分流、生活污水直排入溪的現象,街道沿溪流埋設雨污分流的管道,包括陽臺水在內的居民生活污水全部進入污水處理廠。整治后的楊家牌樓溪水逐步恢復清澈,成為西溪濕地水源的重要補充。
長效化保護水質,溪邊成了“娛樂勝地”
改善水質只是楊家牌樓溪治理的第一步,如何保持水質才是接下來社區工作的重點。為此,楊家牌樓社區安排了兩支隊伍,相互配合,共同監察河道情況。
其中一支是由社區的黨員干部自發組建的監察隊伍。社區中的100多名黨員,共分為5個小組,每個小組負責1個星期,早中晚各巡河1次,5周一循環,主要針對居民用溪水洗衣服、隨意丟棄垃圾等不文明行為進行勸阻。這些黨員中,不乏已經退休、年逾古稀的老同志。老黨員劉先根已經70多歲了,仍積極地參與巡河。在直播中,他與記者分享了一件趣事:“我的孫子現在讀高中,放暑假了就跟我一起巡河。我很高興能帶著他一起,讓下一代也有護河護水的意識?!?/p>
另一支隊伍則是由楊家牌樓社區專門聘請的物業人員組成的,他們24小時在崗,實時監管河道情況。除此之外,楊家牌樓社區還沿河道設置了數塊提示牌,用簡單形象的文字潛移默化地影響居民的行為。
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楊家牌樓溪兩岸變成了綠草如茵、溪流清澈的大公園。久而久之,居民們的業余生活也變得豐富多彩起來。每天傍晚,溪邊就成了居民的“娛樂勝地”。居民楊麗娟目前的主攻方向是扇子舞,她說,以前這里到處是違建,地方不夠用,姐妹們常常會因為“搶地盤”而吵起來,而現在溪邊開辟了多個小廣場,隨處都是可以跳舞的場地。
“能讓群眾享受治水成果、體會美好環境的獲得感,這才是‘五水共治’的意義所在!”吳世剛說。
凡注有"浙江在線"的稿件,均為浙江在線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浙江在線",并保留"浙江在線"的電頭。
新聞熱線:0571-85310331 網站電話:0571-85361818 網站總監:龐世豪
服務百姓、貼近政府、打造權威媒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