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椒江區舉行主題為“弘揚大陳島墾荒精神 爭做新時代墾荒人”的 “三百干部五線熔煉”誓師大會,身著紅橙黃綠藍靛紫七色“軍裝”的機關干部扛起七大“墾荒軍團”戰旗,誓師出征。
這是椒江加快美麗新府城建設的一大舉措,也是美麗臺州建設的生動寫照。
飛龍湖畔的大片格桑花盛開,非常漂亮。走在湖邊,金黃的花海讓人心情舒暢,流連忘返。 本報記者 孫金標攝
“美麗臺州建設的動力源泉,就是墾荒精神的新時代傳承。”市委書記陳奕君如是說。作為新時代墾荒者的臺州人,在審視美麗臺州建設內涵時,跳出狹隘的“美”,探索生態保護系統化、環境治理全域化、城鄉環境景區化、公共服務優質化、社會文明風尚化的實踐路徑,以城市格局空間美、生態秀麗環境美、精致風貌品質美、人居和樂生活美、文明風尚心靈美這“五美”為著力點,深入推進美麗臺州建設。而這,正是“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的臺州實踐。
山海水城魅力彰顯——城市格局和生態環境扮亮底色
今年4月,臺州召開“弘揚大陳島墾荒精神,建設新時代美麗臺州”大會,提出了新時代美麗臺州的“五美”要求,部署了美麗臺州建設八大專項行動。此后,在深化“大學習、大調研、大抓落實”活動等載體的推動下,八大專項行動深入開展。
這八大專項行動是美麗臺州建設的具體抓手,分別是:規劃設計提升行動、景觀形象美化行動、基礎設施會戰行動、生態環境治理行動、民生事業跨越行動、城市管理提效行動、美麗鄉村升級行動及社會文明提質行動。
規劃設計作為“美麗臺州”建設的先導性、引領性工程,著眼于“山、海、水、城”和諧共生,進一步優化城市空間形態和整體布局。
臺州的思路是,抓住城市總規編制和城市設計兩個國家級試點的機遇,高標準編制新一輪城市總規,對海灣型城市的總體格局作頂層設計,對三區融合、三區兩市協同、市域一體化發展作系統架構。
臺州的地理空間和自然肌理賦予了城市獨有的格局,也賦予城市獨特的魅力。未來的臺州,在市區組團發展、市域一體化發展中進一步打通山海協同、三灣聯動的格局美,充分彰顯坐山向海、臨港擁灣、港產城灣一體的城市特質,形成疏密有度、錯落有致的美好形態。
“治水”“治氣”“治土”等專項行動同步展開。市委副書記、代市長張曉強要求全力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實施碧水行動、藍天行動、凈土行動、清廢行動,推動美麗臺州建設走在全省前列。
2017年,臺州城市環境空氣質量優良率(AQI)全省第一,城市空氣質量首次達到國家二級標準;據最新數據,今年前4個月,臺州空氣質量排名全國第十。“臺州藍”成為臺州的一張“金名片”。
臺州還被國務院辦公廳表彰為“全國環境治理工程項目推進快,重點區域大氣、重點流域水環境質量明顯改善”的四個城市之一;在環保部通報的全國執行環保法四個配套辦法情況較好的10個地市中居首位;美麗浙江考核連續五年優秀。
下一步,臺州下決心徹底解決“垃圾圍城”問題,徹底解決臺州南片用水短缺問題,創建“零直排區”,全面打造全市域互聯互通大網絡,并深入實施河長制、灣(灘)長制、湖長制。
城市品質全面提升——精致風貌和人居和樂相映成輝
“精致品質”是臺州對自身美麗的要求。市委書記陳奕君甚至要求“繡花般地織造城市形態風貌,讓城市在精致中展現建筑之美、文化氣韻、現代風尚、鄉愁記憶”。
漫步在臺州市區,市民廣場上錯落有致的雕塑群、中央商務區的燈光秀、城市綠道旁的小花……一切都是那么的匠心獨運。在成都經商的臺州人葉妙德說:“每次回臺州,總能發現一些獨特之處,大到一個區域,小到一個垃圾桶,精致和諧是這座城市的特色。”
近年來,臺州重點推進“一江兩岸”、高鐵新區、中央創新區、中央商務區以及各縣(市、區)核心區塊建設,打造城市核心景觀。推進城市主要出入口改造與沿線道路景觀提升,扮靚城市門戶廊道。以城中村改造加快城市有機更新,以大拆大整解決“半城市化”問題。推進城市公園、廣場、綠道等建設,讓城市親近自然。推進高品質“水上臺州”建設,塑造江南水鄉風情。同時啟動實施“新百千工程”,以更高標準建設美麗鄉村。
除了物的精致大氣,城市品質的另一核心要義是群眾的生活品質。群眾生活品質包含方方面面,今年以來,臺州以教育、醫療衛生為重點,實現群眾生活品質的進一步提升。
7月16日,市教育局、寧波鎮海中學、市商貿核心區開發建設投資有限公司簽訂合作辦學協議,標志著鎮海中學臺州分校建設進入實質性啟動階段。
這是臺州瞄準全省第一方陣、著力打造教育高地的一大舉措。與此同時,臺州全力引進一大批國內省內頂尖中小學和學前教育資源,提升整體質量。醫療衛生方面,堅持量質并舉,全力引進國內排名靠前的知名醫院和一流專科醫院,啟動市級醫院創“三甲”工作,探索以縣(市、區)為單位建設醫聯體、推動醫療資源“雙下沉、兩提升”。
文明之花競相開放——做一座有品德、有涵養、有溫度的城市
3月,一則“俠義老總”背著行動不便老人過馬路的視頻在網絡上刷屏,大家紛紛為這位企業老總的暖心之舉點贊。經調查,這位企業老總是路橋峰江人周海峰,現在臨海涌泉開辦衛浴企業。以此為契機,臺州啟動“燦爛斑馬線”主題志愿服務月,各地紛紛開展斑馬線勸導、斑馬線幫扶、斑馬線宣傳等活動,讓這一小小的善舉生根發芽,由“盆景”變為“風景”,并正在轉變為“風尚”。
2017年,臺州榮膺“全國文明城市”稱號。這一榮譽的背后,是悄然競放的文明之花。
在臺州,一個個直戳淚點的人物和故事不斷涌現。
——十多年前,王小先老人為了治好兒子的尿毒癥,欠下親戚朋友46萬元債務。兒子離世后,70多歲的王小先一人干3份工,節衣縮食,用7年時間將46萬元債務全部還清,在當地傳為佳話,被大家稱為“誠信老爹”。
——管正東是中國農業銀行臺州椒江支行的一名普通職員。從1997年起,管正東工作之余走上街頭義務反扒,20多年間抓獲了1600多個扒手,協助公安機關破獲各類刑事案件450余起,維護了一方安寧。
——玉環市大麥嶼街道綜治辦干部卓玉寶,35年如一日扎根基層一線,傾心傾力服務群眾,身患癌癥仍把全部精力傾注在工作崗位上,從不計較個人得失,生動詮釋和踐行了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
事例不勝枚舉。這些感動人物,公眾沒有忘記他們,大家通過不同渠道表達對他們的敬意和關愛。這又促使臺州涌現更多的感動人物,不斷構筑臺州社會文明新高地。
構筑臺州社會文明新高地,文明創建長效機制的拓展深化提升必不可少。為此,臺州充分發揮大陳島墾荒精神的價值引領作用,使其進一步融入城市精神,更好地感召人、鼓舞人,并深入開展“做文明有禮的臺州人”主題教育實踐,讓文明之花開遍臺州大地。
凡注有"浙江在線"的稿件,均為浙江在線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浙江在線",并保留"浙江在線"的電頭。
新聞熱線:0571-85310331 網站電話:0571-85361818 網站總監:龐世豪
服務百姓、貼近政府、打造權威媒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