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長名片
姓名:龔武軍
職務:咸祥鎮龔犢村黨支部書記
管理河道名稱:大橋庵河、張灣河等8條小微水體
河道級別:村級河道
巡河記錄:
我在自家養殖塘忙碌時,突然有了新想法,養殖塘可以用增氧泵來提高魚蝦成活率,河道的池塘為什么不可以。若在河道里放上幾臺增氧泵,投下去的魚苗一定會長得更好,水質改善就不難了。
對于治水,我是認真的,甚至很多人覺得我太較真。但事關民生,不較真不行。村里共有8條小微水體,最長的1.3公里,最短的300米,都是咸祥河的“毛細血管”。去年咸祥河被列入區剿劣范圍內的重點河道,8條小微水體中,途經村中心的張灣河、犢山點的門前河以及村口的小紅池是整治的難點和重點。
犢山點的門前河緊挨著居民住宅,生活污水是主要污染源。去年,鎮里統一實行全域截污納管,有了這個基礎,村里的每一項治水措施都能有立竿見影的效果。河畔的臟亂差整治、河岸砌石護堤以及景觀提升,每一項工作都是我親自督辦的。現在的門前河,水面干凈得像鏡子,看著真清爽。
張灣河的治理,是花了一番功夫的。張灣河的一部分在咸祥中學校內,是一條暗河,污染源錯綜復雜,有五金企業的工業廢水,有學校的食堂餐廚廢水,還有宿舍區的生活污水。張灣河出了校門口就是一條明河,途經鎮政府,所以它又是一條門面河。為了治理好這條河道,村里每年都在下游開展清淤疏浚,后來我發現,問題在源頭,上游不搞干凈,這條河永遠治不好。上游的暗河在學校內主干道的下面,如果“開膛破肚”治水,自然會影響學生正常的學習生活,學校有所顧慮。但是,大家對治水的目標是一致的,最終,趁著學校放假,我們就把這事情給做成了。現在學校內所有生活區實現了截污納管,上游暗河也完成了徹底“清腸”。為了引來活水,我還讓他們從源頭引出三條水管,接通附近山頭的雨水收集,源頭有了活水,這河就流動起來了,加上學校旁邊的五金廠也順利關停,這污染源的問題可算是解決了。
現在,村里最頭疼的是村口小紅池的治理。小紅池原是一個人工池,作消防取水之用,現在卻成了治水頑疾。我每年都組織人員進行清淤疏浚,還養過魚、種過荷花,都行不通,原因還是污染源多,水體不流動。村里有人提議將池子填了,可在我心里,這是老底子傳下來的太平池,填了太可惜,我還是想再試一試,再較較真。
河長感言:
治水,是政府對每個村的政治任務,更是全村百姓對我這個村支書的要求。治水很難,需要人力、物力、精力,但是只要把它當作一件事情認真來做,甚至較真地去做,就沒有做不好的。
凡注有"浙江在線"的稿件,均為浙江在線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浙江在線",并保留"浙江在線"的電頭。
新聞熱線:0571-85310331 網站電話:0571-85361818 網站總監:龐世豪
服務百姓、貼近政府、打造權威媒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