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下午烈日當空,在海曙區的月湖畔,工作人員正冒著高溫操控水質雙向凈化系統,各種水質加壓、水質凈化、水質檢測等設備有序運行。據介紹,經過水質雙向凈化系統,湖水將經過混合沉淀、絮凝、脫氮控磷等程序,并在凈化后回流至月湖。
上述情景只是我市今年治水工作的一個縮影。市五水共治辦(河長辦)的統計數據顯示,今年1月至6月,全市地表水總體水質良好。80個市控斷面中,Ⅰ-Ⅲ類水質斷面占比76.3%,Ⅳ類水質斷面占比11.3%,Ⅴ類水質斷面占比12.5%,無劣Ⅴ類水質斷面。水質優良率為76.3%,同比提高11.3個百分點;水功能區達標率為80%,同比提高7.5個百分點。
今年初,我市排定了2018年度“污水零直排區”創建目標任務,共有82個鄉鎮(街道、功能區)擬創建“污水零直排區”,安排創建項目888個,投入資金77.27億元。截至6月底,“污水零直排區”創建項目已開工526個,完成投資52.44億元;全市完成建設雨水管網43.19公里,提標改造管網33.85公里,雨污分流改造管網23.45公里,清淤排水管網2012.9公里,完成清淤河湖庫塘418萬立方米;全市累計發出排水許可證16160份,其中2018年1月至6月發出排水許可證2668份,較去年同期增長192%。
由于今年降雨量偏少,水庫蓄水量相對常年同期減少,我市治水工作也進行了適時調整。在慈溪市橫河鎮,以“污水零直排”為契機開展“美麗河道”建設,全鎮打造8個示范區域,相繼建設生態護岸3500米,新增楊柳、香樟等綠色植被及村落小公園5000平方米,新設噴泉22處、增氧涌浪機20臺,投放魚苗3萬余尾,種植金錢草、美人蕉等水生植物6000平方米。
為守護好水生態環境這個“易碎品”,我市將按照全省“污水零直排區”建設現場會精神和市委、市政府“六爭攻堅、三年攀高”決策部署,確保順利完成今年度“污水零直排區”創建市政府民生實事項目。同時,堅持標本兼治、長效管理,以“污水零直排區”創建為抓手,全面改善我市水環境質量,將鎮海區、北侖區、保稅區、石化區、大榭開發區、東錢湖旅游度假區及寧波國際海洋生態科技城基本建成“污水零直排區”。
凡注有"浙江在線"的稿件,均為浙江在線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浙江在線",并保留"浙江在線"的電頭。
新聞熱線:0571-85310331 網站電話:0571-85361818 網站總監:龐世豪
服務百姓、貼近政府、打造權威媒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