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下森林”成民宿“賣點”
藍天白云倒映在鏡面般的池塘上,微風吹來,水面泛起層層漣漪,成群的小魚抖動著銀色的錦衣,在如發絲般順滑的水草中穿梭自如,時不時探出頭來看看池塘上空的美景,又羞羞地躲進水草叢。
湖亭居民宿的“水下森林”。
家住建德市乾潭鎮下梓村的柯剛萍是村里的第一批民宿主人,背山面水,家門口池塘的“水下森林”是她的湖亭居民宿最大的“賣點”。“這一池生機盎然的水,幾十年都沒這么清澈過,這個生態景觀深受游客的喜歡?!笨聞偲几袊@。
原先多次清淤、換水、建生態浮島的湖亭池塘,只能短暫改善水體,水質問題一直得不到“根治”。直到一年前,浙江大學水生態研究室主任李永建帶領工作團隊來到下梓村,發起了“水生態修復革命”,池塘淤泥消毒、清理雜質、補充微量元素、種入水草、放進魚蝦…… 開展水生態自然修復平衡系統實驗,開啟了水體的“復活”行動。
其間李永建團隊隔三岔五會來給水體做體檢與保健。通過水生態修復,水體逐漸形成一個具有自我調節能力的動態平衡系統。
現在,池塘里的水草足足有2米多長,“水草每生長1.1克,大約可多釋放1克氧氣,水里冒出的小氣泡,就是氧氣了?!庇辛顺渥愕难鯕猓~蝦自然是活力十足。水面上,用石頭填土種下的梭魚草和再力花也顯得生機勃勃。
“跑道養魚”實現高效循環
來到梅城桐溪的南峰方光華養魚場,只見在池塘里建有8個長24米、寬5米的獨立水道,飼養員往水道里灑下魚飼料,密密麻麻的魚苗躍出水面,爭相搶食,很是壯觀。
方光華養魚場的“跑道養魚”。
“這種循環水養殖系統不僅可以提高魚的養殖產量,而且能解決好排污問題,保持水質清潔。”負責人方光華自豪地介紹。
“跑道養魚”為池塘內循環微流水生態養殖,將原有池塘100%面積散養,升級為僅用5%面積的“跑道式”流水槽高密度“圈養”,剩余95%面積作為水質凈化修復區,采用氣提推水、智能物聯等一系列新技術,實現“大水體養水、小水體養魚”, 高效循環再利用的目的。
運用新模式后,魚場平均畝產可達1000公斤以上,比常規方式增產至少50%。截至目前,建德已建“養魚跑道”26條,并建成運行循環水養殖基地7家,其中方光華家的養殖場成功創建為省級池塘內循環流水“跑道”示范點。
?、?Ⅱ類水體比例達76%
近年來,建德市委市政府交出了一張出色的治水成績單,全域實現Ⅲ類以上水質,Ⅰ-Ⅱ類水體比例達76%,跨行政區交界斷面考核均為優秀。全市205條河道、141座水庫、802座山塘、3571個小微水體實現全域水體河長全覆蓋。
2018年,建德實施“八美聯動”,由單一治水向綜合治水轉變,計劃實施美麗河道建設項目17個,總投資9億元;農民飲水提升工程計劃投資4577萬元,受益人口17121人;實施8座小型水庫加固提升工程,投資5619萬元。
目前,建德已全面完成重點整治的98個小微水體和一般整治的1743條溝渠、1403座池塘,清理垃圾3836噸,清淤95.4萬立方米,實現首批銷號報結。
凡注有"浙江在線"的稿件,均為浙江在線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浙江在線",并保留"浙江在線"的電頭。
新聞熱線:0571-85310331 網站電話:0571-85361818 網站總監:龐世豪
服務百姓、貼近政府、打造權威媒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