縉云筧川花海,一輛小火車從馬鞭草前駛過,鄉村旅游人氣旺。
安吉縣余村緊緊圍繞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對廢棄的石礦進行修復和提升,打造“礦山花園”。
龍泉寶溪鄉的小溪水清魚樂,這里的綠水青山常常讓游客流連忘返。
浙江在線7月16日訊(浙江在線記者 季葉海 姚群 徐彥
拍友 朱云 吳敏 樊建亮 孫藝秋 攝影報道)2003年以來,我省堅決踐行時任浙江省委書記習近平在“八八戰略”中提出的進一步發揮浙江的生態優勢,創建生態省,打造“綠色浙江”的重大舉措。如今,浙江大地天更藍了、山更綠了、水更清了,綠色發展成效顯著,詩畫浙江處處景,美好家園幸福來。
2005年8月15日,習近平同志來到安吉余村調研,得知村里痛下決心關停礦山、水泥廠,探尋綠色發展新模式,給予高度評價,首次明確提出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按照這一理念,安吉依托良好的生態環境,開始經營村莊、經營生態,培育新的經濟增長點。2008年,安吉在全國率先提出建設“美麗鄉村”,把生態文明建設與新農村建設緊密結合起來,實現村莊美、農業興、農民富的“三農”發展目標。到2012年底,全縣完成首輪美麗鄉村建設。
2006年,習近平同志到麗水調研時,稱贊麗水良好的生態環境,并諄諄告誡大家:“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對麗水來說尤為如此”,麗水“守住了這方凈土,就守住了金飯碗”。銘記習總書記的囑托,麗水堅持生態保護第一責任、綠色發展第一要務、生態惠民第一目標的發展思路,加快建設大花園,聚力打開“兩山”之間的轉換通道。
保護生態是生存發展的根本。在龍泉竹垟畬族鄉所在地蓋竹村村頭,一條小溪貫穿而過,溪水平靜倒映著白墻灰瓦,一座百年廊橋橫跨兩岸,小橋流水人家的和諧景象躍入眼簾。鄉黨委書記楊惠民說,竹垟位于甌江流域上游,水質的保護尤其關鍵。這些年實施“五水共治”和“千萬工程”,鄉黨委、政府開展水岸同治工作,不僅水清了,岸邊的風景也更美了,從這里流出的水常年保持在二類水質標準及以上。目前,麗水生態保護紅線區域占全市國土面積的32%,實現省級生態縣全覆蓋,麗水市生態環境狀況指數(EI)連續14年蟬聯全省第一。綠水青山助推鄉村振興,麗水鄉村旅游呈爆發式增長,目前已建成19個4A級景區,農家樂經營戶3900余家,去年共接待游客2780多萬人次,營業收入31億元。
優良的生態環境,孕育了高品質的農產品,如何將優質農產品推向廣闊的市場,幫助農民增收,麗水創建了“麗水山耕”區域公用品牌,開拓生態精品農業發展之路。截至2018年5月底,麗水市生態農業協會擁有會員單位733家,參與“母子品牌”運作商標599個,共建合作基地1122個,產品銷售額98億元,產品溢價率超30%。這是農旅融合的大膽探索,彌補了鄉村旅游單一模式的不足。
15年來,我省生態環境意識和綠色發展意識深入人心,綠色發展方式和生活方式,越來越成為廣大干部群眾的自覺。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綠水青山與金山銀山合理轉換,這方好山好水陪伴我們走向更加美好的明天。
凡注有"浙江在線"的稿件,均為浙江在線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浙江在線",并保留"浙江在線"的電頭。
新聞熱線:0571-85310331 網站電話:0571-85361818 網站總監:龐世豪
服務百姓、貼近政府、打造權威媒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