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秀洲區各個河道,工作人員對全區1000多個排污(水)口標識牌進行了“體檢”,為全面完成剿滅劣V類水,進一步改善水環境質量夯實有力基礎。
入河排污(水)口是指直接或者通過溝、渠、管道等設施向河道排放污水或雨水的口子。排查重點是城市建成區、省級及以上開發區(包括新城街道、高照街道、秀洲國家高新區)所有河道排水口;各鎮工業功能區所有河道排水口;全區織機污水集中處理站排污口;13條市級以上河道和32條區級河長制河道排水口。
工作人員重點對標識牌內容進行排查,包括排污(水)口的名稱、污水排放主體和唯一的編號,以及排污(水)口的監督管理單位及電話。至此,秀洲區深入排查,更新底數,對每條河道入河排污(水)口的位置、排放方式、主要污染源等做好登記工作。
為了分類管理,規范標識,秀洲區按照應標盡標的要求,將純雨水排放口列入A類管理,達標排放的污水排放口列入B類管理,需要限期整治的雨污混排口列入C類管理,未能達標排放的污水排放口列入D類管理,標牌就近設立于醒目位置。
據了解,進一步加強入河排污(水)口監督管理工作,是今年省治水辦在全省范圍內部署開展的一項“回頭看”工作。根據省治水辦入河排污(水)口整頓工作的要求,秀洲區深入開展入河排污(水)口排查整治標識工作,對排查出的入河排污(水)口,分別采取保留、立即封堵或限期封堵、綜合治理等措施,依法依規進行清理、整治、規范,同時,對長期保留或暫時保留的入河排污(水)口強化監管,建立公示信息牌,接受村民監督。
“所有入河排放口都要有‘身份登記’,將有關信息公開,目的是方便公眾監督、方便河長巡河。”區治水辦相關負責說,標識牌內容盡量簡化,老百姓一看就懂,知道污水是什么單位排放的,發現問題打什么電話進行反映。
入河排污(水)口編制污染源清單,做到水上、岸上、水下、水底全覆蓋。據了解,秀洲區一直把入河排污口監管作為水資源管理的重點工作內容來抓。近年來,區環保局定期對河道進行巡查,發現偷排漏排、雨污錯接立即通知責任單位限期整改,加強入河管網的排查,逐個排口登記,杜絕污水流入河道。
下一步,秀洲區將結合河(湖)長制工作,建立長效管理機制,安排工作人員定期巡查河道;發現問題及時處理,為每個入河排口編號,細化管理;下發整改通知書,督促各主體對存在的問題進行整改。
凡注有"浙江在線"的稿件,均為浙江在線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浙江在線",并保留"浙江在線"的電頭。
新聞熱線:0571-85310331 網站電話:0571-85361818 網站總監:龐世豪
服務百姓、貼近政府、打造權威媒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