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色小鎮是集聚資源、提升特色產業的新載體,是打造品牌、展示形象的新景區。2015年以來,我市積極貫徹落實省委、省政府、市委關于加快特色小鎮建設的決策部署,努力推進特色小鎮建設,逐漸形成了梯次培育、特色發展的初步格局。尤其是去年,全市新增麗水綠谷智慧小鎮、青田千峽小鎮、遂昌湯顯祖戲曲小鎮、云和木玩童話小鎮等4個省級創建小鎮,麗水微納小鎮等1個省級培育小鎮,全市共有12個小鎮列入省級創建名單,4個列入省級培育名單,創建個數位居全省第二,總個數位居全省第三。
為充分發揮人大監督職能作用,督促政府及相關部門加快特色小鎮建設進度、提高建設質量和水平,營造眾創眾建、群策群力的建設氛圍,日前,市人大常委會組織部分常委會組成人員和市人大代表視察特色小鎮建設情況。視察期間,代表們分成兩組,先后來到市區綠谷智慧小鎮、處州府城小鎮,松陽茶香小鎮、景寧畬鄉小鎮、云和木玩童話小鎮以及青田石雕小鎮、歐洲小鎮、千峽小鎮等點位進行實地察看。
在隨后召開的座談會上,代表們肯定成績的同時,也從小鎮特色產業較薄弱、文旅功能不突出、體制機制效率不高等方面提出了針對性的意見建議。市人大常委會辦公室根據這些建議意見,整理形成了《特色小鎮建設情況視察意見》(以下簡稱《意見》),并報送市政府研究處理。
《意見》建議,要從實際出發推進特色小鎮建設。深入貫徹落實省委、省政府、市委關于加快特色小鎮建設的決策部署、功能定位及考核辦法,堅持從實際出發,完善規劃、謀定而動,保持定力和耐心,合理把控節奏,著力推進省級特色小鎮建設。認真對照特色小鎮建設標準,加強分類指導,全面強化內涵建設和功能融合,確保建設質量和實效。堅決糾正一些地方重數量輕質量、重建設輕效用的傾向,對個別確實無法達到考核要求的,應當有序退出。
《意見》建議,要切實加強特色小鎮產業培育。提高開放共贏意識,加大選商引資力度,強化功能融合的業態培育,切實加快產業集聚發展。特色小鎮特別是旅游和歷史經典兩類小鎮,要立足產業和文化特色,加強整體景區化建設,加快景區創A進度,大力培育旅游業,有力推動全域旅游發展。信息、時尚、健康和高端制造等類別的特色小鎮,還要著力引進和培育特色產業,加快產業轉型升級和高新技術產業發展。高度重視破解部分特色小鎮產業弱小、業態單一的問題,抓緊研究采取針對性的措施,有效防止特色小鎮“空心化”。
《意見》建議,要深入挖掘特色小鎮文化內涵。注重特色小鎮的文化元素整理研究,廣泛吸納專家學者的意見,加強特色優秀文化的物化有形化,全面充分表現文化特征,塑造特色小鎮“小而美”的好形象。依托特色文化,尋求文旅融合的差異化發展路徑,力戒小而雜的文旅同質化產品,致力打造有內涵、有影響力、有高效益的特色文旅產品。
《意見》建議,要重視特色小鎮項目建設的實效。加強項目的統籌謀劃,注重在功能融合中找準項目投入產出的平衡點,做深做透項目前期,有序滾動推進項目建設。加強項目配套建設,涉及的道路和管線建設必須先行,配套的生態環保設施必須同步建成使用。加強項目用地管理,嚴禁擅自改變土地用途,嚴禁變相開發經營房地產。加快項目落地建設,強化進度和質量管理,確保如期完成建設任務,并實現持久的良好效益。
《意見》還建議,要統籌完善推進建設和管理服務體制。堅持政府引導、企業主體、市場化運作,真正充分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切實發揮政府引導推進、服務保障的更好作用。嚴格執行產業投資、民間投資占投資總額比例的規定,盡早形成企業為主的特色小鎮投資建設體系。進一步明確和落實牽頭單位、責任部門、聯席會、管委會、屬地鄉鎮(街道)的責任,強化統籌協調力度,理順相互之間關系,著力做好政策研究、項目謀劃、基礎設施配套、招商引資、營商環境優化、特色文化挖掘傳承和社區管理服務工作。抓緊研究探索符合特色小鎮特點的長期運行管理體制機制,摸索各主體協同和多功能有機融合的互利共贏實現途徑,積極推進共建共治共享,有力帶動當地和輻射周邊城鄉發展,不斷增強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
加快特色小鎮建設是打開“兩山”轉換通道的重要載體,是推進大花園建設的重要平臺。有了市委的決策部署,有了人大的及時監督,我市各級政府部門必然會以此次視察為契機,立足本地實際,深入分析原因,認真吸納建議,并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進行整改,在核心景點和項目建設上盡快成形成勢,讓全市人民早日感受到特色小鎮建設帶來的成果。
凡注有"浙江在線"的稿件,均為浙江在線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浙江在線",并保留"浙江在線"的電頭。
新聞熱線:0571-85310331 網站電話:0571-85361818 網站總監:龐世豪
服務百姓、貼近政府、打造權威媒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