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成城鎮污水管網1138公里、農村污水管網440公里,污水處理能力達50萬噸/日,污水管網覆蓋率和日污水處理能力均居省市前列;建成全長120公里的工業氣體輸送管道,日輸送氧氣、氮氣500多萬立方米;鋪設200公里熱力管網,建立城區集中供熱體系……作為浙江省環境基礎設施最齊全的區域之一,北侖區積極踐行綠色發展理念,激活“生態自覺”,挺起綠色發展的脊梁。
“北侖先后經歷了高速發展,尋求綠色轉型,最終找到臨港工業低碳循環的發展之路。”北侖區主要領導認為,從30年前“只要金山銀山”,到20年前“既要金山銀山又要綠水青山”,再到10年前“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這是發展理念的轉變,也是執政理念的深刻變革。
從“大體量”到“高質量”,北侖不斷推動產業轉型,開創發展新局。依托港口優勢,北侖臨港工業集聚,不僅成為寧波的支柱產業,也造就了北侖的大體量、大塊頭。2016年起,北侖區裝備制造業產值首次突破千億元大關;去年,該區戰略性新興產業產值突破700億元,以臨港產業、裝備制造業為支柱,戰略性新興產業為補充的先進制造業體系日趨完善。與此同時,主要污染物逐年下降,該區四項主要污染物化學需氧量、氨氮、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同比2016年削減比例分別為11.3%、4.9%、11.2%和14.2%。
環境質量持續改善,不斷釋放綠色活力。有關統計數據顯示,近十年間,北侖全社會累計投入環境綜合治理資金200多億元,用于“美麗北侖”建設。目前,該區已累計建成森林游步道186公里,森林覆蓋率達40.2%。前不久,北侖第三次捧獲省治水領域最高榮譽“大禹鼎”,為全省提供了臨港工業區的治水樣板。
從政府主導到全民共建,從追求“生態紅利”到催生“生態自覺”,北侖不斷邁向“綠富美”。以“綠色衛士”為標志的千余名環保志愿者和義務監督員活躍在一線,協助政府部門解決了一大批環境問題。該區美麗辦有關人士表示:“生態文明建設是一項復雜的系統工程和長期的戰略任務,我們將加大環境綜合治理力度,不斷提升群眾獲得感。”
凡注有"浙江在線"的稿件,均為浙江在線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浙江在線",并保留"浙江在線"的電頭。
新聞熱線:0571-85310331 網站電話:0571-85361818 網站總監:龐世豪
服務百姓、貼近政府、打造權威媒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