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筆者在金東區多湖街道廳上村看到,文化禮堂邊建有20米長的景觀廊,長廊內設有凳子、拖把池、生態洗衣房等。在200多平方米生態洗衣房內,幾個村民邊拉家常邊洗衣,格外熱鬧。
據了解,去年8月,廳上村投資10萬余元,在村中建造了有12個洗衣臺的生態洗衣房。該生態洗衣房外框架是一個類似于涼亭的木質建筑,外觀古樸雅致,建筑下兩側各造了兩個洗滌臺;洗滌臺外側高內側低,有利于洗滌污水順勢流進污水池,避免外流;在洗衣房地下連有污水管道,與4個洗滌臺的水池相連,洗滌污水可通過水池流入污水管道。廳上村支書盛惠益告訴筆者:“剛造起來時,村里人不習慣,用了幾次以后發現不但比在水渠邊洗省力,而且環保。”
源東鄉分水崗的生態洗衣房功能齊全。分水崗洗衣房沿溪沿塘沿井、結合廊式景觀亭而建,充分考慮引水入房、污水處理及方便實用等因素,內設8個洗衣池、2個拖把沖洗槽、搓衣板、分類垃圾桶等設施,實現洗滌廢水統一處理,具備遮陽避雨等功能。
分水崗生態洗衣房用的并不是自來水,而是門口塘的池水。門口塘的水常年穩定在Ⅱ類,完全可用于日常洗滌。生態洗衣房建在水渠邊,并在水渠中建了一臺圓形水車,將池塘水車入洗衣房旁的蓄水池,蓄水池中又裝有壓水泵,將水壓入洗衣房的大水池里,很好地利用了自然條件,也節約了水資源。
“在農村,河塘水渠洗衣洗菜是群眾生活中的常態。長此以往,含磷的洗滌劑使水中磷含量升高,導致水體富營養化,污水難以從根本上剿滅。生態洗衣房既滿足了村民的洗滌需求,又能保持池塘、河道的生態平衡,防止水質反彈,可謂一舉兩得。”金東區農辦相關負責人告訴筆者。
截至目前,金東區已建成54個模式多樣的生態洗衣房,共投入使用42個,并且還將結合美麗鄉村建設,在今年下半年進一步推廣,使所有的十佳村、精品村都配備生態洗衣房。
凡注有"浙江在線"的稿件,均為浙江在線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浙江在線",并保留"浙江在線"的電頭。
新聞熱線:0571-85310331 網站電話:0571-85361818 網站總監:龐世豪
服務百姓、貼近政府、打造權威媒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