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村美不美,事關廣大農民的獲得感、幸福感。鄉村振興的號角催人奮進,結合上級部署,南湖區高起點規劃、高標準整治,于近日出臺了《南湖區高水平推進農村人居環境提升三年行動實施方案(2018-2020年)》,突出“高水平推進”和“提升”,力爭補齊農村發展“短板”,勾勒農村美麗新風貌。
“六提升”行動
著眼“高水平推進”
“提升農村人居環境不僅在于農村生態環境的改善,也不是簡單地加強美麗鄉村建設,而是涉及生產、生活、生態及城鄉統籌建設的方方面面。”區住建局村鎮辦相關負責人介紹。
根據省、市行動方案的部署,南湖區因地制宜提出了以“六提升”為主要內容的農村人居環境提升行動,即實施農村生態環境保護提升行動、農村基礎設施建設提升行動、美麗鄉村創建提升行動、村落保護利用提升行動、小城鎮環境整治提升行動、老城舊區環境改善提升行動。
總體目標是到2020年,力爭率先實現生態保護系統化、環境治理全域化、村容村貌品質化、城鄉區域一體化,率先構建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生產生活生態深度融合、江南水鄉風貌整體呈現、特色農耕文明充分彰顯的美麗宜居鄉村新格局,率先建立農村人居環境建設治理體系,全面改善小城鎮和老城舊區人居環境。
“在實施‘六提升’行動時,我們既要圍繞鄉鎮振興戰略的部署,又要突出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上述負責人說。比如推進“生態宜居”建設,南湖區要著力提升小城鎮對農村的承載輻射力,激發老城舊區發展新活力,實現全區高水平城鄉統籌;在“留住鄉愁”方面,要強化地域文化元素符號,綜合提升“田水路林村”風貌,不填湖、少砍樹、慎拆房,保護鄉村美景,促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村莊形態與自然環境相得益彰;分類施策、示范引領的同時,還要突出建管并重,健全長效機制,提高管理水平。
26個項目重在“全方位提升”
農村要增強發展后勁,表面的“小打小鬧”顯然不夠,關鍵還得靠項目帶動。南湖區此次出臺的實施方案共涉及26個項目,計劃總投資金額超過49億元。
事實上,近年來,南湖區在提升農村人居環境上已有不少生動實踐——
小城鎮環境綜合整治開啟“加速模式”,圍繞“加強規劃設計引領、整治環境衛生、整治城鎮秩序、整治鄉容鎮貌”等內容,著力打造人們向往的幸福家園。截至目前,南湖區已啟動省庫項目240個,竣工215個,完成投資21.5億余元。
“五水共治”戰役持續打響,立機制、明責任,建管網、截污水,牽住產業“牛鼻”,生豬產業減量轉型,“清三河”提水質,聚民心齊出力,全域剿滅劣Ⅴ類水,小微水體也美起來……僅去年,全區就投資5億多元,全面啟動截污納管、河道清淤、行業整治、生態修復等23個項目,并深度運用治水新技術提升河道水生態環境。
此外,南湖區還改造農村危舊房,提升路網、電網等基礎設施,創建美麗宜居示范村,在提升農村醫療、衛生等軟環境上不遺余力,持續改善南湖區農村人居環境。
“這26個具體項目就是對以往工作的再提升、再深化,結合當下推進熱點,力求補齊農村發展‘短板’。”區住建局村鎮辦相關負責人表示。比如今年要全面推進“廁所革命”,完成農村廁所改造109座,到2020年,農村衛生廁所普及率達到100%,同步全面完成糞污治理;要創建生活垃圾分類處理示范村,到2020年,全區農村生活垃圾分類處理覆蓋所有建制村;三年完成農村公路改造提升110公里,累計創建13個以上美麗宜居示范村,全面實現農村危舊房質量安全常態化管理,加大“城中村”改造,推進老舊小區改造等。
頗為亮眼的是,每個項目后都明確了牽頭單位和相關責任單位,失責必問,倒逼落實;詳細的進度時間表和任務表,則讓項目推進有了具體落腳點,確保三年行動實施方案落地見效。
凡注有"浙江在線"的稿件,均為浙江在線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浙江在線",并保留"浙江在線"的電頭。
新聞熱線:0571-85310331 網站電話:0571-85361818 網站總監:龐世豪
服務百姓、貼近政府、打造權威媒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