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宣誓:藍天保衛,使命光榮,責任重大,我將不忘初心、牢記職責、不負重托、勇于擔當……”6月3日下午,金華市文化中心201會議室內響起整齊響亮的誓詞。近200名參會人員神情莊重,右手上舉握拳,在紀念“六·五”世界環境日大會上就打贏“藍天保衛戰”進行集體誓師。
為使金華市空氣質量改善幅度走在全省前列,力爭到2020年打贏藍天保衛戰,金華市不久前成立了省內首個“藍天辦”。“藍天辦”將圍繞“攻堅不怕難,為了天更藍”的要求,制定實施打贏藍天保衛戰三年行動計劃,統籌謀劃、掛圖作戰,全力推進“產業、能源、運輸、用地”四大結構調整優化。
治氣工作成績與挑戰并存
近年來,金華市委市政府對治氣工作高度重視,先后開展了治氣十大行動、三大戰役、每微必爭、冬春百日攻堅等專項行動,空氣質量得到了明顯改善。截至2017年底,金華市區PM2.5濃度從2013年70微克/立方米下降到42微克/立方米,下降幅度達到40%,實現四年降四成;優良天數增加了78天;重度以上污染天氣從21天降到1天。
今年以來,針對金華市大氣污染的特點規律,相關部門實施了冬春季“藍天保衛百日攻堅”行動。通過攻堅克難,今年1—5月份,金華市區PM2.5濃度降到40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了16.7%;AQI優良率84.8%,同比上升12個百分點,“一降一升”的幅度均處全省第一。今年4月,因治氣工作成效明顯,全省打贏“藍天保衛戰”工作現場會在金華召開,治氣工作得到了副省長陳偉俊批示肯定。
在取得成效的同時,金華市空氣質量離國家二級標準和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期盼依舊存在差距,在重污染高耗能行業排污、機動車尾氣污染、建設工地揚塵污染等方面仍然存在不少問題與短板。加之我市地處金衢盆地,地勢南北高中部低,三面環山夾一川,外來輸入污染滯留時間長,要如期打贏藍天保衛戰存在較大的壓力與挑戰。
在黨的十九大提出“打贏污染防治攻堅戰,重點是打贏藍天保衛戰”戰略部署下,金華市委、市政府迅速行動。1月8日,市長尹學群調研金華治氣工作后提出,金華要借助舉辦亞運會的契機,對環境空氣質量和城市建設進行全面改善,要求組建“藍天保衛”工作辦公室,進一步強化打贏藍天保衛戰的統籌協調、督查推進、宣傳教育和目標考核等工作,確保金華大氣污染防治工作繼續走在全省前列。
今年3月,市委辦、市府辦聯合下發了《關于金華市“藍天保衛”工作領導小組組成人員的通知》,藍天保衛工作領導小組正式成立,由市委書記、市長任雙組長,下設“藍天辦”,并成立了能源結構調整、產業結構調整、工業污染治理、機動車污染防治、建設揚塵整治、城鄉面源污染控制等六個專項工作組。
藍天需要全社會共同營造
據悉,“藍天辦”成立以來,先后制定了《金華市打贏藍天保衛戰三年行動計劃(送審稿)》和《2018年金華市藍天保衛工作方案》。金華市治氣工作目標清晰而明確:到2018年年底,全市PM2.5濃度要達到38微克/立方米以下,市區PM2.5濃度達到40微克/立方米以下;到2020年,全市PM2.5濃度要達到33微克/立方米以下,市區PM2.5濃度達到35微克/立方米以下。
“藍天辦”將具體實施清潔能源替代、優化產業結構、VOCs深化治理、工業廢氣提標改造、機動車污染防治、綠色交通、揚塵綜合防治、城鄉面源污染治理、生態屏障建設和嚴打大氣違法等十大專項行動及61項措施、1044項重點任務。為建立上下統一的藍天保衛戰工作體系,加強對全市藍天保衛戰的統籌謀劃和督查推進能力,我市要求各縣(市、區)相應成立“藍天辦”,集中辦公。目前,浦江縣、武義縣已率先組建縣級“藍天辦”。
據市“藍天辦”工作人員介紹,本月將重點開展全市揚塵、冒黑煙污染排察整治,四個督查組分赴各地,進行明查暗訪。針對一般問題,將現場發給業主整改建議書,限期整改;針對較重問題,將進行交辦督辦,實現銷號管理;涉及違法事件將移交有關部門進行查處,并聯合媒體進行跟蹤曝光。
空氣質量的提升,除需要職能部門的工作外,還離不開市民的努力。“藍天辦”工作人員說,打贏藍天保衛戰需要全民參與,源頭防治,借此呼吁市民形成綠色生活方式,提倡以步行、騎車、公交等綠色出行方式代替開車,降低尾氣排放;不燃燒垃圾、秸稈;不燃放煙花爆竹;少吃露天燒烤。“藍天辦”專設舉報電話:0579-82752151,受理與藍天保衛戰相關的投訴舉報。
凡注有"浙江在線"的稿件,均為浙江在線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浙江在線",并保留"浙江在線"的電頭。
新聞熱線:0571-85310331 網站電話:0571-85361818 網站總監:龐世豪
服務百姓、貼近政府、打造權威媒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