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提升環城河水質,我市目前正按照“停、查、拆、整”要求,對21個非法碼頭進行有序拆除。“碼頭船舶停靠裝卸攪動水體,沿線碼頭雖已安裝船舶生活污水收集處理設施,但運行管理不到位,這些都影響了環城河水質。”市礦治辦有關負責人說,在完成所有無證碼頭取締工作基礎上,還將對有證碼頭開展治理提升。
環城河是湖州的母親河之一,體現湖州形象,老百姓極為關注。自從去年底啟動整治工作以來,我市每月例會研判,部門齊力攻堅,取得了初步整治效果,贏得了群眾點贊。根據最新一次水質監測數據顯示,各監測點位的水質在Ⅱ類水和Ⅳ類水之間,城市內河懸浮物濃度和濁度較上次監測有所下降。
針對近期環城河區域局部出現藍藻現象,市治水辦牽頭開展了專項巡查。“因風向和水位淺的原因,太湖水倒灌,致使太湖里的藍藻部分流入內河,造成局地出現藍藻現象。”該部門有關人員說,從現場巡查的情況來看,除小梅港藍藻情況較嚴重并有清撈船作業外,其它河港情況尚好。南太湖大橋南面長兜港與旄兒港交界處已設置4條藍藻攔截壩,效果較好。
此外,建設部門加大沿河工地排查,對問題排水口進行整治。水利部門重點推進三大骨干水利工程和后續工程以及旄兒港、環城河清淤工程。交通部門開展船舶違停、超載和污染防治專項檢查。環保局牽頭開展工業污染清查行動,督促沿岸工業企業開展廢水管網明管化改造和雨污分流改造。綜合行政執法部門重點檢查餐飲、洗車店,確保按要求排放……各部門精準發力共護母親河。
另一邊,生態修復工作也在如火如荼進行,已完成環城河核心段2公里“荷花走廊”種植工作。“荷花屬于挺水植物,除具有較好的景觀效果外,還可有效攔截流入水域的外來污染。”市治水辦(河長辦)有關負責人說,“一些市民對水草存在誤解,認為水草就應該打撈,其實,水草與水生動物、底砂、水共同營造一個循環生態系統,維持著水體生態環境的平衡。因此,在水草日常管理過程中,我們根據水草生長習性,科學制定了打撈管理制定,在水草的衰亡期會及時進行打撈,從而最大程度保證水草凈化和景觀效果。”
下一步,我市將進一步加大部門聯動執法力度,并以案說法,真正做到查處一件、震懾一片、教育一方。加快基礎設施建設,尤其是加快管網和排污口排查、檢測和標識工作,全面推進百個“污水零直排區”示范點創建。探索河道生態治理標準,全面落實生態修復,不斷提高水體自凈能力,提升環城河水質水貌,讓群眾擁有更多獲得感幸福感。
凡注有"浙江在線"的稿件,均為浙江在線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浙江在線",并保留"浙江在線"的電頭。
新聞熱線:0571-85310331 網站電話:0571-85361818 網站總監:龐世豪
服務百姓、貼近政府、打造權威媒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