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人承諾在海星村居住期間,遵守及承諾以下事項:自覺將垃圾進行分類,并按時投放到指定的分類垃圾桶……”昨天,桐鄉市屠甸鎮海星村秀園小區內,皮衣加工戶封欽朋接過村委會工作人員遞上的“垃圾不落地、垃圾要分類”承諾書,認真閱讀了一遍后,鄭重簽下了自己的名字。“垃圾分類工作是一件惠及全民的好事,我們肯定會無條件支持。環境搞好一點,自己住得也會舒心一點。”
這幾天,海星村的工作人員每天都在挨家挨戶宣傳垃圾分類知識并讓新居民簽訂一份“垃圾不落地、垃圾要分類”的承諾書。海星村黨總支書記王建鋒說,海星村新居民較多,通過讓他們簽訂承諾書,就是希望能加深他們對垃圾分類處理的責任態度,進一步落實分類工作,助推美麗鄉村建設。
“思想養成行動,行動決定習慣。”推廣落實垃圾分類,海星村一直不遺余力,并形成了長期的、形式多樣的宣傳教育機制。行走在秀園小區內,貼著《垃圾分類歌》、《垃圾分類四分法》及《垃圾分類好處》的分類宣傳欄,整齊擺放著餐廚垃圾、其他垃圾、有害垃圾垃圾桶的垃圾分類宣傳亭等吸引了不少村民的目光。而黨員和干部帶頭入戶宣傳、老年巡邏隊日常宣傳,更是在潛移默化中使垃圾分類意識更加深入人心。
重宣傳,同樣還求實效。“收有害垃圾啦!請把家里的廢舊電池、燈泡等有害垃圾投放到垃圾車……”聽到有害垃圾回收車經過,租戶老陳趕緊拎著已經打包好的有害垃圾跑了出來,遞給了回收人員。“之前村里就宣傳過,而且垃圾車也每天都會從家門前經過,我一聽到聲音就趕緊跑出來了。”老陳樂呵呵地說,村里還推行了有害垃圾“積分兌換”的機制,達到一定的分數,就可以到有害垃圾置換點置換物品。
而兩戶4桶以及水泥底座硬化、框架固定的配備,更是進一步規范了海星村的垃圾桶擺放,避免了垃圾桶容易被打翻、被移走等現象。據介紹,海星村在推進生活垃圾分類處置工作時,不僅給每家每戶更換了垃圾桶,還根據戶數比例放置了有害垃圾垃圾桶等,讓村民在扔垃圾時更加簡單明了。
據了解,海星村是屠甸鎮打好“垃圾處置能力提升戰”的一個縮影。今年初以來,屠甸鎮緊緊圍繞生活垃圾資源化、無害化、減量化目標,倡導“政府主導、先鋒引領、群團助力、全民參與”。截至目前,全鎮已累計建成垃圾分類宣傳亭51座,同時還利用各種重大節日,開展垃圾分類主題教育活動等,形成了“垃圾分類人人參與、美麗家園人人共建”的良好氛圍。而在有害垃圾與餐廚垃圾處置上,屠甸已在8個各行政村187個自然小組都配備了紅色有害垃圾桶,每村配備到位垃圾收集車,并設置有害垃圾置換點一個,今年初以來,已累計收集有害垃圾3000多件,垃圾分類初見成效。同時,結合農村集體聚餐指導,實行“一事一收運”,對餐廚垃圾進行收集。
生活垃圾分類是一項系統工程、長期工作。屠甸鎮相關負責人說,下一步,屠甸將進一步注重宣傳、營造氛圍,提高垃圾分類的知曉率和參與率,同時完善基礎設施,完善監督、考核、獎勵機制等,確保垃圾分類工作持續、健康的發展。
凡注有"浙江在線"的稿件,均為浙江在線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浙江在線",并保留"浙江在線"的電頭。
新聞熱線:0571-85310331 網站電話:0571-85361818 網站總監:龐世豪
服務百姓、貼近政府、打造權威媒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