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古新河拱墅段生態廊道的三個“斷點”正式貫通,從西湖可以沿游步道走到運河啦,棒棒噠!
打通斷點,從運河直接走到西湖
古新河全長3.8公里,“穿越”西湖區、下城區、拱墅區,南連西湖,北通運河,是市區唯一一條串聯起兩大世界文化遺產的生態廊道,也是市區最先推出垂釣點的河道。
這段河道有什么亮點,一個一個數給你聽——
沿線“藏著”500多歲的古橋
連接著杭州兩大世界文化遺產的古新河,是一條有歷史、有故事的古河道。
拱墅區對古新河進行生態廊道改造時,特地把沿線歷史遺跡“凸顯”并串聯起來。
比如古新河跟西溪河交界處,有一座500多歲的里萬物橋,屬于杭州市市級文物保護單位。這是一座單孔石拱橋,橋長16.9米,橋面拱起像一個鼓,橋拱上長著淡淡的青苔,極有古韻。在西側橋拱下據說刻著“大明正德三年(1508年)歲在戊辰正月七日”的字樣,據此推斷,這座橋已經有500多年歷史了。
河畔鋪滿美不勝收的粉色
古新河與白堤有點類似,是一株桃一樹柳,亭、臺、橋、廊、石雕穿插其中,典型的江南風光。
每年春天,綿延數里的桃花被風一吹,像紅雨一樣落下,河畔鋪滿粉色,美不勝收。 “陡門春漲”、“半道雨紅”,在舊 “湖墅八景”之中,古新河獨占其二。
8座休憩廊亭貼心親民
在拱墅區范圍內的2.8公里古新河沿線,拱墅區城管局還修繕了8座可作為休息驛站的廊亭,沿途還設計了14塊富有文化氣息的指示牌,以及親水平臺、旅游標識、城市家具、公共廁所等配置設施。
不過,要提醒的是,因為文暉路、潮王路等橫跨古新河的橋比較“矮”,下穿廊道施工難度較大,還會影響到西湖排水,所以這些路口,得過個紅綠燈才能繼續走生態廊道。
這里有全市首個內河垂釣點
目前古新河水質已達到Ⅲ類,甚至Ⅱ類以上,為了再現“半道雨紅”景象,古新河畔實施了以“十里桃花,半道春紅”為主題的美化家園工程,打造一個“春風十里桃花香、姹紫嫣紅杜鵑艷”的特色景觀。
水質提升也帶來了水下生態的復蘇,目前沿河設有全市首個內河垂釣點,釣魚愛好者們可以相約前往。
今年10月杭州首個“夜跑廊道”亮相
為了讓大家身邊有更多像古新河一樣美麗的廊道,拱墅區先后出臺了《 “美麗河道 親水拱墅”三年專項行動計劃》《雨污分流“零直排”鞏固三年專項行動計劃》。
另外,今年10月,杭州首個“夜跑廊道”將會亮相。首條“夜跑廊道”將在余杭塘河片區試點,也就是在城西銀泰城周邊,將余杭塘河、慶隆河等“串聯”起來形成一個環形“跑道”,打卡距離為五公里,目前正在制訂設計方案。
凡注有"浙江在線"的稿件,均為浙江在線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浙江在線",并保留"浙江在線"的電頭。
新聞熱線:0571-85310331 網站電話:0571-85361818 網站總監:龐世豪
服務百姓、貼近政府、打造權威媒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