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垃圾分一分,生活美十分”,推進生活垃圾分類工作是2018年政府民生實事工程之一。昨天上午,南湖區召開城鄉生活垃圾分類工作現場會,總結前一階段分類成果,為下一階段高質量高標準推進城鄉生活垃圾分類工作凝聚共識、再作部署。區委副書記、區長徐軍,副區長蔡立新、張芳軍出席現場會。
在看現場環節,與會人員先后走進東柵街道皇都花苑、七星街道嘉城綠都、南湖街道百盛花園三個小區,以點帶面查看生活垃圾分類落實情況。
皇都花苑是南湖區首批建成的5個省級高標準示范試點小區之一,智能垃圾分類居民卡、垃圾袋自動發放機、其他垃圾回收箱等一系列智能設備已在這里得到廣泛運用,目前該小區687戶居民的垃圾分類參與率已超過90%。嘉城綠都的垃圾分類亭連通電路和污水管,方便日日清潔;一周三次的可回收物上門收集制度深受居民歡迎。百盛花園里同樣是一派熱火朝天的“垃圾分類進行時”景象,小區物業公司特意在北面角落圍起一個堆放點,讓大件垃圾和建筑垃圾有了臨時存放地。
因地制宜、因人制宜的垃圾分類推進工作,給與會人員留下了深刻印象。截至4月底,全區垃圾分類設施建設已完成823個小區和423家機關事業單位、國企、學校,覆蓋率為99%;建造垃圾分類亭361個、地面硬化投放點6795個,投放有毒有害箱(袋)1.38萬個,分發入戶垃圾桶19.5萬個;啟動垃圾分類收運小區816個,力爭在5月底實現全覆蓋。
按照區委、區政府提出的“三年計劃兩年完成”的目標任務,今年南湖區推進城鄉生活垃圾分類工作要實現“兩覆蓋”、“兩提升”、“一控制”,即生活垃圾分類基礎設施建設和宣傳實現城鎮全覆蓋、行政村全覆蓋;生活垃圾資源化利用率達到90%,無害化處理率達到99.72%;持續推進垃圾分類質量試點示范,城鎮生活垃圾年增長率控制在3.5%以內,初步形成生活垃圾分類體系。
徐軍要求各地、各部門首先要在思想上認清形勢、找準問題,不斷提高使命感和緊迫感。堅持把垃圾治理作為環境治理的重要突破口,加強生態文明建設,營造優越的生態環境和發展環境,不斷增加群眾的生態獲得感和生活幸福感。
在具體落實中,徐軍強調,要注重實效、強勢推進,堅決打贏城鄉生活垃圾分類這場攻堅戰。“尤其要在加強日常運行管理、加強多元化投入、廣泛發動群眾等方面多下功夫、多顯成效,讓生活垃圾分類成為生活風尚。”同時,各鎮、街道及相關部門要強化擔當、壓實責任,確保城鄉生活垃圾分類各項工作落到實處。以全區“一盤棋”思想,健全“區、街道(鎮)、社區(村)”三級垃圾分類推進工作責任體系,實行一級抓一級、一級對一級負責的工作機制,把這項民生工程做實、做細、做好,在奮斗中逐步推進高質量發展和高水平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區建設。
會上,區住建局、南湖街道、區物業管理協會、湘城社區還作了表態發言。
凡注有"浙江在線"的稿件,均為浙江在線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浙江在線",并保留"浙江在線"的電頭。
新聞熱線:0571-85310331 網站電話:0571-85361818 網站總監:龐世豪
服務百姓、貼近政府、打造權威媒體。